想必看過《甄嬛傳》的朋友一定記得那段“驚鴻舞”,可你們知道嗎?孫儷在跳“驚鴻舞”的時候脖子已經落枕了,就連抬胳膊都掉眼淚,但是仍舊能跳那么好,可真是敬業啊。 接下來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病例就是關于落枕的。 落枕其實就是頸部肌肉損傷,古稱“失枕”,《素問·骨空論》首次論述:“失枕在肩上橫骨間,折使揄臂齊肘正,灸脊中。”不僅指出病變部位,還給出了治療方法。 一、 中醫認為落枕的病因病機分為3點: 1.機械性受損(傷筋):一般因睡覺時枕頭過高、過低、過硬或者睡姿不良,頭過度偏轉,使得頸部肌肉長時間處于一種過度牽拉狀態而導致,臨床較常見。此種損傷較輕,灸療效果佳。 2.風寒邪侵:因頸肩長期裸露在外,風寒邪氣入侵導致頸筋氣血凝滯、筋脈不舒,而發生頸肩疼痛,有風邪偏盛和寒邪偏盛兩種類型。 3.肝腎虧虛,復感外邪:平素肝腎虧虛之人,缺乏筋肉鍛煉,身體衰弱,氣血不足,循行不暢,舒縮活動失調;或有頸椎病,久傷不愈或筋骨萎弱、疲勞過度又感受風寒,致經絡不舒,肌肉氣血凝滯痹而不通,僵凝疼痛而發生本病,此種情況較少見。 二、臨床表現: 一般表現為頸局部疼痛活動受限、頸部歪斜、疼痛有時放射到肩臂部,頭頸向健側歪斜,頭一旦轉向患側即加重疼痛。該病應該以祛風、通經活絡為主。且遵循項偏于左,則取右側穴;項偏于右,則取左側穴。 1.機械性受損(傷筋): 睡覺姿態不良或過度疲勞者,睡醒后突然頸部刺痛,稍有活動便會因疼痛回避;頸部有固定壓痛點;舌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緊。 2.風寒邪侵:頸項疼痛,疼痛多呈一側放射,有時伴有頸肩麻木;或伴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有時有汗,有時無汗;舌淡白、苔薄白或稍黃,脈浮緊或緩。 3.肝腎虧虛,復感外邪:身體衰弱或頸部疼痛久治未愈頸肌麻木,同時伴有腰部酸軟無力。五心煩熱,身痛,畏寒肢冷,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 三、灸療取穴 1. 機械性受損(傷筋):落枕穴、后溪、列缺、懸鐘、風池、大椎、外關、局部痛點(阿是穴)。 2. 風寒邪侵: 基礎穴位同“機械性受損(傷筋)”,有惡寒發熱者加灸風門、合谷,身痛加灸大杼,頭痛加灸太陽。 3. 肝腎虧虛,復感外邪:基礎穴位同“機械性受損(傷筋)”,因其肝腎虧虛,故加灸然谷、太溪、關元,身痛加灸大杼。 張某,男,20歲,學生,于2014年6月9日來就診,來時見其頭偏向左肩,自述昨夜因熬夜看書,趴在書桌上睡著,第二天醒來自覺脖子僵硬且不能活動,一動就疼,故前來就醫。對其頸部進行觸摸檢查,確定其痛點,診其脈為浮脈,故確診其為“機械性損傷性落枕”且伴有風寒入體,配穴為:落枕穴、后溪、列缺、懸鐘、風池、大椎、外關、局部痛點(阿是穴),加灸合谷。每穴灸20分鐘,因其項偏于左,故灸右側穴位,且灸的過程中讓其頸部微微活動,大概10分鐘后其頸部感到發熱舒適,灸完后,其頸部活動不再受限,但仍有輕微疼痛,叮囑其回去注意休息,用柔軟舒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保持良好睡姿,對頸部做好保暖措施,次日復診,繼續灸療,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