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星閣摩崖造像又名東溪大佛,也是宋代所建,現存有宋、明摩崖造像34龕108尊,題記3處。如今的造像覆蓋在一座新建筑中,一進大門東溪大佛便映入眼簾,是蠻強的沖擊,沒想到保存那么好。其實就是在一塊大石頭上,看的出來大石上檐有屋檐的痕跡,曾經也應該是有建筑保護的,后查資料應該是1927年重建的廟宇遺址,因為它,造像才保護的那么好。
造像主體是盤坐式大佛一尊,佛高5米,兩手平放于大腿上,結跏趺座于須彌座上,神態自如,栩栩如生,且色澤鮮艷,沒猜錯應該是釋迦摩尼。不過大佛看的出來是民間的產物,事后彩繪維護也顯得有些鄉土,尤其是大佛的紅嘴唇讓人印象深刻。
在大佛的左側,尚有一個石窟,主體看象道家的玉皇大帝,可其身后的又是天龍八部,就覺得很奇怪。回來一查才知道這座石窟其特點是佛道二教造像共處一壁,官方說法是反映了當時儒家的“中庸”思想對佛道二教的影響,個人感覺在民間信仰中佛道本來就有一部分的模糊性還有就是對于老百姓而言誰能保護自己就供奉誰唄。
造像主體建筑為兩間,其中一間就是佛像的所在,另一處上為住所,下有一山洞,幾個人在打麻將,看看沒啥就離開了。回來一查才知道其大有來頭。
那個洞其實是個“蠻洞”,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抗戰時期,日本轟炸簡陽,老百姓經常在這里避難。結果由于身后的房地產開發原來有53米,現在被挖得只剩十幾米了,而且這個事情是被列為省保沒多久的時,文物局僅僅一句施工方挖掉的并非“大佛山洞”,而是以前的防空洞,并不屬于保護文物,就能輕易在文保單位附近做那么大動靜,以前的防空洞難道不應該保護嗎?
離開大佛剩余時間就逛逛街,簡陽的街道確實沒太大特色,想著去人民公園逛逛吧。
簡陽市人民公園始建于1929年,由駐川邊防軍副旅長兼縣知事李青廷倡議修建。請當時成都有名的園林設計師,按照明代江南造園藝術對公園進行設計建造。
逛到人民公園確實讓人吃驚,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大門都沒有一個。內部的建筑還是不錯的,從建造碑看也是民國產物,這么個將近百年的公園被當地政府弄得不倫不類。周遭都被房地產占據,空地都被廣場舞大媽占據。
順帶一提簡州八景之一的“應地蓮池”指的是人民公園里的瑞蓮池,據說原來科舉的時候,只要有人中舉,蓮池里面的荷花就會開。
韋南康紀功碑是從其他地方遷建人民公園內,此碑是為唐代德宗皇帝為褒獎劍南西川節度使司徒南康郡王韋皋"服南詔,摧吐蕃"之功所立的紀功碑。
由于年代久遠,碑文多已風化,看不到多少文字了。此碑曾倒塌于亂草叢中,后遇清道光年間簡州牧賀星齋發現而筑亭予以保護。楹聯為清代署成都府事保寧劉炯撰并書。此碑亭為罕見的融唐、清兩代歷史、書法、鐫刻及建筑藝術于一體的珍貴文物。據成都金石文物專家親臨考察,認為堪與武侯祠三絕碑媲美。
另附;楹聯內容:(上聯)“鎮劍南廿有一年翼覆孤寒白叟黃童尊姓氏想當日石鐫牛鞞齊誇繩武賢孫益知訟德興歌陸暢原非曲筆”(下聯)“考碑圖千二百字禽俘莽熱青宮紫殿錫綸章迄於今亭擭亀趺幸遇好文邑宰將見拓書著錄歐陽猶愧遺珠”。
簡陽一個有著厚重歷史的城市在無知建設者的改造中把精華都去除了,留下同質化的建筑沒意思。
奎星閣摩崖造像
2012年7月16日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