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溝河神祠】
忘了從哪份資料上看到一條信息:在榆次長凝鎮沙溝村殘留一座關帝廟和一座磚構牌坊,于是想找個機會去看看,去年九月得以成行。從榆次區晉華站乘開往長凝鎮的公交車出發,向東駛出市區,從北合流村折向東南時,就會遇到一條與路隨行的河流,這就是涂河。涂河在古代稱為“涂水”,是一條很小卻很有“歷史個性”的古老河流,發源于榆次東南的群山之中,向西北與東來的瀟河匯合。今天的晉中市榆次區在春秋戰國時期曾一度以此水命名叫“涂水縣”。今天也有部分“涂姓”后裔認為自己的先祖是以此水得姓的,因此這條小河也被認為是“涂姓”的起源地。雖然現在的瀟河相比于涂河在榆次人看來更有名一點,但是真正對榆次歷史產生過決定性影響的是涂河。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1)
【沙溝秋色】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2)
【南沙溝村老人】
今天我要尋訪的南沙溝村就位于涂河左岸,雖然已是初秋季節,但是天氣依然顯得炎熱,田野中已有秋季景象,由于這里相對封閉一點,所以田園景色有些令人舒暢。我從路口下車,跨過涂河向村中步行。雖然已遭到一些污染,但是涂水依然有些清澈,只是涂水兩岸和河床由于私采亂挖顯得傷痕累累了。
在村外路上遇到一位老人,我便上前詢問而被告知:關帝廟早已拆除,而牌坊也在幾年前被拆建到榆次“老城”或常家莊園(老人記不得究竟拆建到哪兒了,后來我曾留心過這兩處人造“古”跡,沒發現有磚砌牌坊,估計可能被分解了)。唉,看來我又被“喜歡造古的市長”玩了一把,白跑了一趟。告別步履蹣跚的老人,我在村口意外地遇到了一座“河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3)
【涂水今貌】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4)
【“涂水神廟”】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5)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6)
【河神祠】
河神祠就在南沙溝村外的涂河故道左岸邊,座西朝東,背村面河,單檐硬山頂,全身由青磚砌筑而成,面寬約2m,深約1m,連同基座高約4m,小巧玲瓏,形制雖然簡單卻構筑精細。小祠正面有高約2m的磚券門洞,門洞上方有磚造牌匾一方,匾心是磚雕的篆書“河神祠”三字,沒有題記及落款,祠龕內已空空如也,從現存風格看上去應該是清代晚期所建(修),我沒有任何資料參考,所以神祠的始建年代不明。
榆次東南方向遺存文物古跡甚多,但這是我第一次到這邊來尋訪,不過據已知情況來看,這是涂水上現存唯一的河神廟。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7)
【河神祠嘲鳳】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8)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9)
【河神廟外圍環境】
在河神祠一側的空地上遺棄著兩塊殘碑,其中一塊是清光緒二十一(公元1895)年的《重修關帝廟及樂樓碑記》,這碑記中的關帝廟就是我要找的那一座;另一塊碑面磨損嚴重。兩塊青石碑身上,均規律地鉆有十余個圓形小孔,一看而知是曾被當作什么小型機械的底座使用過,后來丟棄在這兒。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image92.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1/0819/64178487_10)
【兩塊殘碑】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重修關帝廟并樂樓碑記·清》】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 [轉載]榆次尋古--- <wbr>涂水神祠](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涂水秋波】
國朝曾經以“國家”的名義大規模、有組織地破壞和拆除歷史古建筑,愚昧無知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這樣暴殄天物的惡行遺跡處處不絕于耳目。歷史的“曲折”也算是必由之路吧,好在我們已經走過去了一段。直到今天,人類文明已高度發達,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在全球范圍內也已日臻一日,而我們依然還以各種堂而皇之的借口,對本已日益銳減的歷史遺跡進行公開的破壞,看來社會文明進步的腳步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古老國家還象村口的那位老人一樣,步履蹣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