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蘭西望矗長空,天界華夷勢更雄
(老馬拍攝,朱近制作)
如前所言,老馬確實于年初二一早飛往銀川。飛機即將降落時看到銀川附近已是白茫茫一片。說是臘月二十八下的雪(上海這邊稱之為小年夜),氣溫已下降到零下十五度左右。一出機艙,究竟是感到了一種很徹底的冷,風打在臉上多少有點疼。雖說到寧夏這已經是第三趟了,但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的寒冷季節。
寧夏川其實是西北大地上的平原,到了夏季,滿目綠色,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譽,有歌謠為證:
寧夏川
兩頭子尖
東靠黃河西靠嗎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糧川
哎黑......
米呀米糧川呀米糧川
哎黑......
米呀米糧川呀米糧川。
本期博文跟“西靠賀蘭山”有關,第二天上午,老馬在親戚的陪同下,銀川西去四十公里,真的就登上了賀蘭山。
當天的日照很好,說是零下十來度,卻并沒有明顯感覺冷。然而那白雪與南方的不同,像是不會化開一般,道路的積雪壓硬實了,車輪打滑,本來打算去更高的主峰粟峪口,卻因為車輪打滑,到了滾鐘口就走不動了,最后這一百多米還是人下車推行的。
白雪皚皚之中,再一次見證了賀蘭山的雄偉,那種雄姿恰如詩中所寫:“賀蘭西望矗長空,天界華夷勢更雄”。與江南地方的景色形成強烈的反差;山巒疊嶂,綿延起伏,走在大山間,真正領略西北大山的蒼勁和巨碩;天是出奇的藍,偶爾看到松柏的綠色,沙棗的紅色,十分稀罕且為之動容。使用“無敵兔”新相機一通狂拍,當時就想好了,要與博友們共享。

晨霧中的大山,有海市蜃樓之感。

進山之路

孩子的嬉戲,留下了白雪之上的情趣。

用70——200的鏡頭攝下的沙棗。

沒有經過PS,可見得大天是何等的純凈。

前虛后實拍攝,像是枸杞子,是嗎?

雪中禁令。

鏡中山間路。

大樹參天。

雪壓青松。

天藍色鵝絨上的一片金銀線和一串紅珍珠。

寺廟門前估計是被雷劈開的大樹。

寺廟紅墻,給這白雪世界增添了一絲凝重和暖意。

寺廟門前的獅子戴上了頗為時尚的雪帽。

山中小寺。

山路旁,一個鮮紅的大字映入眼簾。

山中農家樂院落里久違了的石碾。

農家樂山莊茅屋。

茅屋屋檐上掛著的冰凌,后悔沒沖點水,讓其顯現一點滋潤感。

白雪中那條彎彎曲曲的天路。

陽光下的小石頭雪路。

山下烏鴉窩。

陰陽山巔。

此處將明代王遜關于賀蘭山的整詩掛出:
賀蘭西望矗長空,天界華夷勢更雄。
巖際云開青益顯,峰頭寒重雪難融。
清光絢玉沖虛白,秀色拖嵐映夕紅。
勝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舉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