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餓虎撲食 立左腿,提右膝,雙拳變掌朝下向右側后方劈拉,左掌背緊靠右膝外側,右掌停在右胯上(圖17)。 然后以左腳為軸,右后轉體180度,雙掌繼續向下朝前環繞200度,正置于前額上方,再迅速往前下方撲按。右腳在左轉體180度之際向前踏步呈右牮柱步(圖18)。 勁意與要領: (1)餓虎撲食,前腳落地的同時,雙掌朝前下方使用的是撲按之力。落定式雖與鷹捉把非常相似,但勁力和用意則有區別。餓虎撲食用的是雙掌連推帶按,鷹捉把用的是頭肩頂撞。 (2)稽考“虎撲雙把”,得知其來自岳飛《心意六合拳譜》中的“雙推把”。深究起來,餓虎撲食既不同于鷹捉把,也不同于姬氏心意六合拳的“虎撲雙把”,在此不做贅述。 (十)龍形調膀 A、略上前腳,后腳托襯半步呈左雞步,雙臂放松,一齊順時針甩膀,左掌停在右胸前,掌心朝里,右掌停在后腰背上,掌心朝外(圖19)。 B、右雞步不動,雙臂一齊逆時針甩膀,右掌停在左胸前,左掌停在后腰背上(圖20)。 勁意與要領: (1)來回甩膀猶如小兒玩具“撥浪鼓”的兩個小槌在運動。 (2)姬氏原傳心意六合拳譜中,練龍形調膀除上體放松,尚有心法“暗聽氣注丹田”。這里體現了內家拳“功拳一體化”的特點。 (十一)白猿束身 承上式,右腳上步,屈膝半蹲支撐全身重量,左腳隨即跟上,停在右腳弓處,腳尖點地;左掌??坑谧笙ネ鈧?,右掌??吭谟铱枧裕▓D21)。 (十二)鷂子鉆天 承上式,左腳上步,右腳隨著起身之勢往前上方卷踢,高度約六七寸;右拳朝前上方鉆出,左拳拳面抵住右肘彎(圖22)。 (十三)熊形斬捶 A、右腳向前落步,左腳隨即向左前方跨一大步,雙腿屈蹲呈馬步;左肘向左下方格,右肘下落回抽,停在右胯后(圖23)。 B、右腳用力蹬地,右肘抬起,隨上身左后擰轉約90度,用力自右上方朝左下方懷里插捶(圖24)。 勁意與要領: (1)古代劊子手倒握刀柄,刀背緊靠在尺臂上,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