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云貴地區部分彝族受道教和佛教的影響。 彝族與虎 彝族與虎有著密切關系。云南巍山、南洞一帶的彝族自稱是虎族。男人自稱“羅頗”(頗,雄性),女人自稱“羅羅摩”(摩,雌性)不分性別則自稱“羅之”、“ 羅羅”。他們稱虎為“羅”或“羅之”,稱公虎為“羅頗”,稱母虎為“羅摩”。 他們的族稱與對虎的稱法相同,即以虎自命。彝族的“十二獸”歷法,不與干支相 配,只用十二屬相,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歷法。彝族紀日“十二獸”歷法,一定要把“虎”即“寅”排在最前,因為彝族自稱是“虎族”。彝族還有的以虎作地名,給 自己的子女取與虎有關的名字。每逢紅白喜事,還有要虎像的習俗。他們重視虎,甚至視之為祖。他們以虎命名的地名中,沒有一個以雄性的虎來命名。除中性的“ 羅”之外,全用母虎“羅摩”。不難看出,對虎的圖騰崇拜,是彝族母系社會的產物。 《彝經》 《彝文經典》的簡稱。內容大部分為祭祀經和占卜經,是歷代畢摩(彝族男巫師的一種稱謂)書符畫咒的產物。一部分為倫理、天文、醫藥、神話、詩歌等方面的典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彝族社會的政治、歷史、科學和文化。 米孫叭 彝語音譯,“祭龍”之意,是彝族自然崇拜的一種祭儀。每年夏歷二、三月的一個龍日(也有定為正月十五者)祭奠以“龍樹”為代表的“龍”。或以水塘為象征的“龍”,以祈豐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