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這一回書中說了這么一個故事:插翅虎雷橫從梁山回鄆城后,在街上行走,碰上了一個熟人,此人告訴他,戲園子里來了一個女藝人。這個女藝人的演、唱俱佳,受到不少粉絲的熱捧。雷橫也是個戲迷,聽此人一說,立刻便進了戲園子,并坐進了貴賓席。白秀英唱的是《豫章城雙漸趕蘇卿》,博得滿座喝彩不絕。這時,其父白玉喬停下板鼓要求女兒向聽眾收錢。雷橫坐了貴賓席,自然是首當其沖。無巧不成書。這天雷橫又偏偏沒帶錢,尷尬得很,很丟面子,當時連臉都羞紅了。他一個勁兒地表示:以后一定賞她三五兩銀子。這白秀英仗著與知縣有曖昧關(guān)系,不依不饒,父女倆是你一句我一句,又引來滿戲園子觀眾起哄。雷橫畢竟是條漢子,又是這方面的主管,哪丟得起這個人。一怒之下,打了白秀英父女一拳一腳。 之后,白秀英便去縣衙內(nèi)向知縣告狀,吹“枕頭風”。知縣也不詢問,叫人把雷橫就抓來了,帶上枷鎖當街示眾。吃飯時分,雷橫的老母親前來送飯,看到兒子被示眾,一邊罵一邊給雷橫解掉身上的繩索。白秀英一見,便動手打了雷橫的母親。雷橫本是個孝子,哪容得白秀英如此猖狂,走上前去,扯起枷來望白秀英腦門上打下來,當場就把白秀英打死了。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雷橫這一打,可闖下大禍。知縣毫不手軟,派朱仝押送雷橫去濟州府聽候知府的最后判決。朱仝與雷橫既是同事,又是好哥兒們。他也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非常同情雷橫。在押送雷橫離開鄆城縣十來里時,朱仝借機把雷橫放了。雷橫死罪在身,逃到哪里都無法脫身,只得上梁山落草去了。再以后的故事書中講的很清楚,這里不多說了。 書中提到的《豫章城雙漸趕蘇卿》,是元曲中一段很有名的愛情故事。豫章城即今江西省南昌市。過去之所以叫做豫章,是因為贛江古稱豫章水之故,經(jīng)南昌流入鄱陽湖。另外因為城內(nèi)生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豫章樹,又叫樟樹,現(xiàn)如今是南昌市的市樹。所以,漢代時便將此地定名為豫章郡。雙漸、蘇卿實無此人,只不過是兩個虛構(gòu)的文學人物,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雙漸原在閭江縣當個小吏,是縣衙里的一個小公務員。 雙漸頗有幾分文采,人長得又帥,與知縣大人的千金蘇小卿相愛。但雙方家庭地位相差懸殊,門不當戶不對,這婚姻遭到女方父親(也就是知縣)的強烈反對。于是,雙漸不得不離開閭江,遠去他鄉(xiāng)求學,待學成考上科舉為官之后再向蘇小卿提親。兩年后,蘇小卿父母不幸雙亡,孤苦伶仃,無法生活,流落到揚州,淪為娼妓。雙漸回閭江,得知蘇小卿的不幸之后,便到揚州尋訪,終于相見。當時蘇小卿已是當?shù)毓賳T薛司理的小妾。盡管如此,兩人依舊相愛,秘密往來。 當時雙漸已經(jīng)成功學成,并被任命為臨川知縣。這揚州當然不能久留,不久之后,雙漸走馬上任去了。大概是雙漸與蘇小卿秘密的戀情被薛司理知曉,薛司理便將蘇小卿賣給了一個五十多歲叫做馮魁的茶商。這馮魁便是豫章人,他帶著蘇小卿回豫章途中,經(jīng)過鎮(zhèn)江金山寺。蘇小卿在金山寺的墻壁上留下詩句。后雙漸為尋找蘇小卿再次來到揚州并借宿于金山寺,發(fā)現(xiàn)了蘇小卿留下的詩作,得知其隨馮魁回豫章城,于是便趕到豫章,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大概這個故事感人、執(zhí)著、純真的緣故,元代及后代文人們都根據(jù)原作寫下了不少雙漸蘇小卿的故事。如宋方壺的散曲《醉花陰》套數(shù)《走蘇卿》、王氏《粉蝶兒》套數(shù)《寄情人》及王實甫《蘇小卿月夜販茶船》,等等。 讀者看到此,一定會說,啰唆說了這么多,怎么就穿越了?寫這些的目的,無非是交待故事的前因后果,讓大家知道故事發(fā)生的誘因及其結(jié)果。直接關(guān)系雖說與雷橫及白秀英都沒有,但間接關(guān)系他們倆都逃不掉。 雷橫和白秀英,一個聽戲的,一個唱戲的。這天,白秀英唱的就是《豫章城雙漸趕蘇卿》。這聽的也好,唱的也罷,錯就錯在這兩個人都不可能聽到或者唱到這出戲。 為什么這么說呢?據(jù)目前掌握的資料看,《豫章城雙漸趕蘇卿》的作者是兩個人,即張五牛、商政叔。張五牛,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本身就是個說唱藝人,事跡不詳。而這商政叔,名道,大約生于宋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張、商兩位是同時代的人,不然無法合作創(chuàng)作出《豫章城雙漸趕蘇卿》這出戲。公元1190年就是宋光宗紹熙元年,這已經(jīng)是南宋了,距離北宋滅亡的公元1126年已過了六十四年。而梁山故事發(fā)生在北宋宣和年間,即公元1119年至1121年之間。張、商兩位劇作家創(chuàng)作出《豫章城雙漸趕蘇卿》,與宋江起義相差有九十多年。白秀英即使沒被雷橫打死,也不可能活到南宋去,并等張、商二位的作品問世,去演唱此曲。話說俗一點,等張、商兩位創(chuàng)作出此曲,白秀英早就不在人間了。一個是北宋的藝人,一個是北宋的都頭,他們怎么能唱出、聽到南宋人的作品呢?這不又是一出“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的笑話嗎?這分明就是《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玩的一把穿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