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書法研究】乾嘉學者金石交游考 ■臧新義

     廣羽人三九 2016-01-24


    乾嘉學者金石交游考


    臧新義


      清代乾嘉年間,天下承平,樸學大興,鴻偉傀特之儒接踵而見,于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者群體。人們把構成這個群體的學者統稱為乾嘉學者。乾嘉學者為中國的學術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長期以來,學界偏重于對乾嘉學者之考證學風與學術成就的研究,而對其交游與互動關系的研究則不甚充分,即便重視其交游,也是重視其學術、詩文方面的活動,而從書法藝術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則十分鮮見。 

      同道之間,探求真理,對于乾嘉學者來說,乃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王昶(1724—1806)說:“方今重熙累洽,時和年豐,士大夫皆得優游文墨以為樂。”這里,“文”指的是詩文歌賦,“墨”則指的是書畫藝術。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乾嘉學者間友誼的存在,是他們共同探討書法藝術的前提。盧文弨(1717—1795)是一位圖書校勘學家,他說:“富貴,命也,學問則人所能自力耳,然亦必藉師友之助焉。”在畢生治經研史的乾嘉學者看來,書法是一種“小技”“小道”,如果一個人不致力于學問研究而專事書法這樣的“點畫”之學,他們是很不以為然的。但“書法”又是乾嘉學者研究學術所不可缺少的憑借。乾嘉學者之間的學術交往、友好情誼,就是以書札、信函或詩文唱和來表達的。這中間,書法既是他們用以傳達友誼、切磋學問的工具,同時也往往是他們共同討論的對象。 

      王昶是江蘇青浦人,字徳甫,號蘭泉,晚號述庵,著有《金石萃編》《春融堂集》等。王昶在為官為學的過程中,很注意結交朋友。他說:“仆在京師日久,交天下賢士大夫頗眾。”而別人也樂意與他往還。吏部尚書梁詩正之子梁同書,工于書法,與翁方綱、劉墉、王文治并稱于時。王昶的女婿嚴榮曾說:“梁元穎侍講同書,……工詩,善書法,性幽澹,不妄與人往還,而獨與先生(按,指王昶)甚密。”王昶說:“余喜與篆刻者游,以其能考《說文》《博古圖》《鐘鼎款識》諸書也。今僧一仁出吳君《吟香閣印譜》見示,君善刻石,……在維揚,他日于江聲月色間,相與考文字偏旁、點畫,金石、篆隸,以通象形、會意、假借之論,知必有進余者矣。”“婁忠簡《漢隸字原》,載漢碑三百有九,……我友小山丁君,援據碑文,于毫厘茫芴間,一一正之。蓋六書之要義,非獨有功婁氏已也。余常欲由許氏《說文》以溯六書形聲之旨,其有雖見于鐘鼎,而按之形聲或舛,則駁而出之。君能助我以有成否耶?”事實上,王昶在自己的學術生涯中,也的確得到了其友人的無私相助。《蛾術編》是王鳴盛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說刻》十卷,詳載歷代金石。《蛾術編》中的這部分內容,王鳴盛就叫王昶輯入了《金石萃編》。梁同書、梁號稱當時的“南北二梁”。王昶與梁同書交往甚密,段玉裁(1735—1815)則與梁過從頗多。段玉裁,江蘇金壇人,字若膺,號茂堂,乾隆二十五年舉人,曾官巫山縣知縣。段玉裁通經史、精音韻、善訓詁,而專研《說文》,著有《說文解字注》《經韻樓集》等。段玉裁在自己的文集中就記載了向梁請教筆法的情況。

       趙翼(1727—1814)和洪亮吉(1746—1809)都是江蘇陽湖人。趙翼字云松,號甌北,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有《甌北集》。尤長于史學,著有《廿二史箚記》《陔余叢考》等。洪亮吉字君直,號北江,精研經史地、音韻、訓詁之學,詩文亦名家。趙翼比洪亮吉年長19歲,但年齒的差距并不影響他們的友誼。這種友誼體現在趙翼的詩作中:“年老苦健忘,又懶尋故牘。每當數典處,搦管瞪兩目。邂逅洪景廬,便便五經腹。我欲納屨質所疑,惟恐括囊秘弗告。豈知華鯨待撞莛,直為亡羊追逋足。憑君胸羅儲偫多,供我耳食取攜速。共夸到老尚弩強,誰識從旁有刀捉。快哉得此行秘書,讀萬卷如為我蓄。安世能備三篋亡,張巡遍記一城熟。予取予求不汝瑕,何以報之心愧恧。欲將文通殘錦贈,君才自有天機縠。欲作曹邱寸舌揚,君名已播風輪軸。聊援酒瓻借書例,一事勞以酒一斛。只愁醉后發狂言,笑我《南華》不曾讀。”趙翼此詩的題目很長:《偶有遺忘,問之稚存,輒錄示原委。老夫欣得此行秘書矣,無以為報,擬質一事即勞以酒一壺,戲書此為券》,這長長的題目和詩歌內容,生動地記載了趙翼向洪亮吉請教學問的事實,也印證了兩人的翰墨情緣。洪亮吉又與錢塘黃易(1744—1802)友善。黃易字大易,幼承家學,書畫名重一時,有《小蓬萊閣詩集》《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嵩洛訪碑日記》等著作傳世。黃易曾出任山東濟寧運河同知。“濟寧為漢、魏、六朝以來金石最富之區”,在濟寧,黃易“政務之暇,窮力搜剔”,所得甚富。乾隆丙午歲(1786年),黃易在山東嘉祥縣訪得《漢武梁祠堂石刻圣賢畫像》,并在當地建亭予以保護,立碑紀念。為此,他專門繪制《訪碑圖》,并向洪亮吉索詩紀念,洪亮吉在回贈黃易的詩作中寫道:“四百余字漢八分,句字樸梀如皇墳。”“訪碑客至何瀟灑,拓地為碑營大廈”。乾隆戊戌歲(1778年),黃易購得《漢石經尚書論語》拓本殘字127個,自繪像于其后,請洪亮吉為之賦詩,洪亮吉回贈黃易:“此經此本誰所拓,疑古疑今日詳度。八分縱異石室體,一字已勝稽山閣。黃君是年三十四,尺璧換來殊不易。賞音不啻爨下材,寶墨尤逾枕中秘。……虛堂六月消暑色,且借此碑讎《隸釋》。”此詩既道出了黃氏對搜求古拓本的執著,又讓我們感覺到了洪亮吉在炎熱的夏天研習隸書的刻苦精神。

      桂馥(1733—1802),山東曲阜人,字冬卉,號未谷。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桂馥生平治《說文》四十年,成《說文義證》50卷,另有《晚學集》8卷、《未谷詩集》4卷等,又精隸書。黃易亦善隸書,又曾官山東,所以桂馥和黃易多有往來,即使后來桂馥遠官云南,他們的聯系也未曾中斷。桂馥曾在自己的詩作中記錄了他與黃易研討漢隸的情況:“海內幾人通隸法,眼前萬里到書郵。且拋案牘三行判,靜對琳瑯半日休。新像自難追舊本,(小松搜得武梁祠畫像諸石,較唐拓多殘缺)原文回想玩雙鉤。(《范式》《魏元丕》二碑,余及見之,今又十數年矣)只今影落蠻荒外,猶荷蓬萊念昔游。(小松有《小蓬萊閣》)”由此,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出桂馥對漢碑的確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同道之間的交流對于桂馥的書法學習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正印證了乾嘉學者程瑤田所說的話:“人自就傅之后,最相習者,友也。故熏陶之功,得之友者為多。”

      翁方綱(1733—1818),順天大興人,字正三,號覃溪,精金石考證之學,工辭章、擅書法,著有《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復初齋詩文集》等。桂馥在自己的詩歌中也記載了他和翁方綱的書法交流活動:“唐書最喜磚塔銘,惜哉破裂無完形。河東一本是初拓,懸之海內如晨星。欲攫不得三嘆息,歸把殘字空眙瞠。玉堂學士莞而笑,我有粱肉施饑傖。羊毫一掃松風急,百廿七字云英英。硬黃響拓俱多事,臨摹不數漚波亭。滿堂傳示稱快意,孰知兩日勞經營。學士初學虞永興,有時闌入歐率更。上下顏柳兼褚薛,全憑變法如寫生。不然下筆求形似,得毋笑語同優伶。不見摹勒重刻石,寶鼎化作三足鐺。學士論書善取譬,有似枳漿析朝酲。尋常只字足寶貴,況當妙墨雙眼明。縱無蘭亭繭紙本,我心足使平如衡。”唐代《王居士磚塔銘》以秀雅見稱。從桂馥這首長詩中可知,他很喜歡《磚塔銘》,但一直沒有一個拓本。翁方綱費時兩天,為桂馥摹寫了一本。翁方綱是著名金石學者,又是大書家,“尋常只字足寶貴,況當妙墨雙眼明”,桂馥在此詩中寫出了他得到翁方綱摹本時的那份喜悅之情,同時也對翁方綱的書法成就給予熱情贊揚。

      黃易與孫星衍也有密切的交往。孫星衍(1753—1818),江蘇陽湖人,字淵如,號季逑。孫星衍潛心經史、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兼涉諸子百家,工篆書,著有《尚書古今文注疏》《周易集解》《晏子春秋音義》等數十種。孫星衍在自己的詩作中記錄了他們兩人的交往:“把臂梁園近十年,雪鴻忽聚此山前。畫圖他日傳佳話,金石交情翰墨緣。”一句“金石交情翰墨緣”,不光道出了孫星衍與黃易的友誼,實際上也道出了普遍存在于乾嘉學者之間的圍繞著金石、文字、書畫而產生的頻繁的互動關系。

      程瑤田(1725—1814),安徽歙縣人,字易疇,他學貫漢宋,博雅宏通,代表作有《通藝錄》。汪中(1744—1794),江蘇江都人,字容甫,治經推重漢學,工文能詩,尤精史學,著有《尚書考異》《廣陵通典》等。汪中與程瑤田友誼甚篤,他在致程瑤田的書札中說:“某病中百慮縈懷,深恐不起,而足下則時時夢見之,晤語如平生,此亦心思專一之驗也。”在乾嘉學者群體中,汪中的書法水平是十分出色的,但汪中更佩服程瑤田的書法造詣。1790年,汪中赴杭州校勘《四庫全書》。兩年之后,校勘完畢。因為有這段特殊經歷,汪中曾自擬楹聯“家有射陽畫象,身典金山秘書”。也是出于對程瑤田人品、書品的推重,汪中還專門請程瑤田替自己抄錄此聯以便加以珍藏。

      在乾嘉學者中,汪中是一奇士。他桀驁不恭,盛氣凌人,人目為狂。而程瑤田則是一位性情平和、喜與后學交往的學者。1778年,鄧石如(1743—1805)在安徽廣德縣邂逅程瑤田,彼此初識相得,傾蓋而談,并成為忘年之交。1780年,鄧石如在揚州學篆隸書時,又巧遇程瑤田。程瑤田喜見鄧石如臨古有得,便把自己行囊中的碑帖借予他,供其抄錄臨摹,同時還讓鄧抄錄了自己的五篇書論文章。1782年,鄧石如鬻藝于歙縣時,曾前往歙縣溪南拜訪程瑤田,并在程家留住十天。就在這年,經由程瑤田的介紹,鄧石如認識了金榜。金榜(1735—1801),安徽歙縣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狀元,深于經術。張惠言(1761—1802)后來授館于金榜家,因得以通過金榜結識鄧石如。張惠言是江蘇武進人,字皋文,嘉慶四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善篆書。張惠言本人之善篆書,與他曾經向鄧石如學習篆法不無關系。他說過:“余之知為篆書,由識石如。”張惠言對鄧石如篆書成就評價甚高,認為他“振藝林之絕塵,追軼軌于秦始”。 

      我們從程瑤田等人的上述交游中可看出,一方面,縱使是單純以書法名家的人(如鄧石如),乾嘉學者也虛心向他們學習;另一方面,我們今天看鄧石如,在肯定其篆隸成就的同時,也不應忽視乾嘉學者對他的影響。鄧石如有一段自述:“余初以少溫為歸,久而審其利病,于是以《國山石刻》《天發神讖文》《三公山碑》作其氣,《開母石闕》至其樸,《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暢其志,彝器款識以盡其變,漢人碑額以博其體。”乾嘉學者多愛好金石碑版的搜集和著錄,聯系到鄧石如與程瑤田等長輩學者的交往,我們有理由相信,鄧石如的篆隸書成就,是與以程瑤田為代表的乾嘉學者對他的影響分不開的。而程瑤田也是一個善于向他人學習的人。潘有為,廣東番禺人,字毅堂,為翁方綱弟子,與程瑤田同年。程瑤田說:“毅堂博洽多聞,尤精元鑒,藏法帖、名人字畫,皆神妙品。”每有暇則“邀余往鑒焉”。程瑤田自認為在與潘有為的交往中獲益良多:“向非毅堂好古、蓄銅章如是之多,余亦安能窺六書之精義而發古人之蘊若是哉!”

      乾嘉學者在與天下賢士大夫的交往過程中,書法是其交往賴以進行的重要媒介。他們在與友人切磋學問、探討書法的過程中所留下來的墨跡,氣息醇正,品位很高,而這也緣于他們終其一生在歷代文化典籍里的浸潤:游其堂奧而咀其菁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al | 嫩草院一区二区乱码|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VA在线看国产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人妻中文字幕精品系列|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精品一码二码三码|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亚洲二区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另类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 深夜福利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在厨房被C到高潮A毛片奶水|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女婷五月99播放|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视频|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