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白術一般考慮苦溫燥濕的多,而大多數健脾燥濕止瀉的方子都少不了白術,有的加注用土炒白術。實際上,白術的燥濕作用并不強,炒后也許好一些。健脾燥濕最好的是蒼術,腹瀉時用30~50g,可立即起效。白術則不一定。 我認為,白術生津的作用更強些。臨床上我常用其治療脾虛便秘證收效甚捷。 《金匱要略》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去桂加白術湯方:白術2兩,附子1兩,甘草1兩,生姜1.5兩,大棗6枚。 方中白術量最大,仲景此意甚明。由于汗多傷津導致脾虛便秘,就加白術生津潤腸通便。可以說張仲景是第一個提出用白術生津通便的。對此現代已故中醫大家程門雪、任應秋等人的解釋我認為都是錯誤的,并且還質疑仲景條文是錯誤的,而沒有從臨床實踐角度去考慮,只是囿于苦溫燥濕,故而出現了這種錯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北京已故四小名醫魏龍驤,通過臨床實踐,首先提出白術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生津,并將其用于脾虛便秘證,得到全國很多有識之士贊賞并驗證,開創了白術新用之先河。我也是從這里開始改變了對白術的狹隘認識,并從此將大劑量生白術運用于臨床實踐中,應用時少則30g,多則150g,并取得了屢用屢效的佳績。 魏龍驤有一則醫案:“高齡患便秘者實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艱難,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質偏淡,苔灰黑而膩,脈見細弦。此乃命門火衰,脾失運轉,陰結之象也。處方以生白術60g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樸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減輕不少痛苦。類似病人,亦多有效,勿庸一一例舉。” 魏龍驤還談到:“便干結者,陰不足以濡之。然從事滋潤,而脾不運化,脾亦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終屬治標。重用白術,運化脾陽,實為治本之圖。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術為主,少則30~60g,重則120~150g。便干結者,加生地黃以滋之,時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濁之意。若便難下而不干結,或稀軟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質滑,脈亦多細弱,則屬陰結脾約,又當增加肉桂、附子、厚樸、干姜等溫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名老中醫醫話——魏龍驤醫話》) 【驗案】患者,女,近70歲。2010年4月來診。 刻診:中等身高,體胖膚白,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剛從某醫院住院治療后出院。已1周未排大便,小腹甚脹。住院期間主要靠開塞露和灌腸,停用則依然如故。望舌胖大色淡,苔白膩,脈濡細。飯量不多,乏困無力。一派脾虛不運之證。隨即按辨證原則,直接開附子理中湯。并不管西醫糖尿病和冠心病的診斷。 處方:制附子10g,太子參30g,干姜15g,生白術100g,枳殼15g,厚樸15g。5劑。 患者問:我現在小腹很脹,吃這藥來得及么?能不能明天就排大便?我說:沒問題,放心吧,明天絕對能解大便。老婦聽后欣然而去。我為什么敢拍胸脯打保票,實緣于治這類病太多了,只要生白術量給夠,沒有不應手起效的。 1周后,復診:服藥后大便通暢,近幾日每日排大便1次。我說本病原因脾陽不運所致,解決這個病機需要一段時間,非通一次便就可以一勞永逸了(這一點大家要記住)。該患者前后共吃藥50余劑,基本上是理中湯和補中益氣湯為主,方方不離生白術100g,不但治愈了便秘,而且其糖尿病不用服用格列齊特(達美康)也能穩定血糖。這也算是意外收獲。只要是病機吻合,健脾生津法也能治糖尿病。《古道瘦馬醫案》 按:我用大劑量生白術治便秘,說起來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每每得心應手,故敢告訴大家。在這里再強調一下:白術一定要用大劑量,而且必須生用,最好打碎,以利有效成分煎出。 附:網友交流 誠信中藥:其他方書上言及生白術通大便的機制是補脾氣,并未言及生津液。 古道瘦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書上的記載不完全正確,不要迷信書本。 綠衣:冒昧補充一點:對于食少納呆的便秘患者,驟然用大劑量的生白術,有可能生補而呆胃,如有需要,可酌加麥芽、陳皮等理氣和胃。或先用小劑量,逐步加大劑量。張景岳有言:用補之法,貴乎先輕后重,務在成功。當然,對于胃納正常者來說,無需顧忌了。 月舞飛狐:白術確實有生津的作用,多為太陰化濕,濕阻氣化不能生津,故以白術入太陰化濕生津,補足脾氣。 國風堂主:吉良晨老中醫也提到過,白術治脾虛便秘,稍加升麻。 kangyi352:黃元御《長沙藥解》中白術是這樣介紹的:“味甘、味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補中燥濕,止渴生津,最益脾津,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泄利。” zcm1962931:“而且必須是生的,最好打碎,以利有效成分煎出。”上周用治1例,因為藥房無生藥,用了炒白術120g,今日來復診云無效。看來白術生用是關鍵。 小藍:用大劑量生白術治療便秘療效顯著,我在臨床上也經常用。但是在辨證準確的情況下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