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煎茶君 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群芳譜》中說,「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春天到了,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對于傳統的農耕民族而言,春天意味著播種和生長,意味著溫暖和希望,立春也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立春這一天的習俗是咬春、嘗春,具體的內容和形式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總的來說,大家會吃春餅,春卷還有蘿卜。 「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 
春餅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的一種薄餅。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這樣形容,「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
現在大家做春餅依舊沿襲古法,烙制或蒸制而成的燙面薄餅。 做法如下: - 用滾開的開水燙面,煎出的餅皮才柔軟,面要和得軟一些。
- 面團用濕布蓋住,餳 ( xíng) 好后揪成劑子,兩個劑子中間抹油,捏在一塊。
- 搟面杖搟成薄餅,越薄越好。
- 平底鍋不放油,文火煎,等到餅變色起泡后再翻過來,片刻就熟。烙好后輕輕一揭就成了兩張。
餅烙好用濕布蓋住避免水分蒸發變硬。準備配菜,有熟菜和炒菜兩種。 熟菜主要是買來的肉食,醬肘子、熏肘子、香腸、燒鴨、熏雞等,統統弄成絲。 炒菜則是炒豆芽、炒韭黃肉絲、炒菠菜、炒粉絲,豆芽、菠菜和韭黃等一起炒就是和菜,攤好的雞蛋切成長條,蔥白切絲。 吃的時候,一張餅攤開,抹上甜面醬,鋪好菜,卷成筒,開吃。 
除了春餅,還有我最喜歡的春卷。薄面皮包餡,下油鍋炸熟。色澤金黃、外皮酥脆的春卷最適合做餐間點心。
春卷皮一般用小麥面、豆腐皮或雞蛋皮,其中的餡料,有蔬菜、豆沙、肉絲、海米等。 做法如下: - 先做春卷皮,高筋面粉和成有韌性的漿狀,平底鍋小火燒熱,把面漿在鍋底抹成直徑十厘米的面皮,烘干后揭下就成了春卷皮。
- 把調好的餡料包進餅皮,包成長條形,兩頭扣好,用面糊封口。
- 油鍋燒至七成熱時,把包好的春卷炸至金黃,控油裝盤。
- 春卷皮自己做不好就去市場買,餡料想包什么包什么,我不喜歡吃蔬菜和肉餡的,只喜歡豆沙的,還要蘸著白糖吃。
剛炸好的春卷燙口,不要太心急喲~ 圖:bbs.tx365.com
除了春餅和春卷,立春日人們還會吃蘿卜。明《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圖:www.ytbbs.com
我不知道吃蘿卜能不能解春困,我只知道水靈靈的大蘿卜啃起來脆生生甜津津微微辣好味道。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吃飽了春餅,快收拾好精神迎接春天的大駕光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