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顯示,憤怒生氣會改變老鼠大腦,在老鼠大腦海馬體中形成新的神經細胞。
騰訊科學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憤怒生氣會改變大腦,經常保持侵略攻擊情緒會使大腦產生新的神經細胞,未來變得更加暴怒。 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分析具有侵略性行為的老鼠大腦獲得的,當一只老鼠打斗中獲得勝利,它變得更加容易生氣憤怒,并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神經細胞。同時,該研究有助于揭曉憤怒行為和孤獨癥是如何形成的。 俄羅斯科學院莫斯科物理技術研究所(MIPI)的神經生物學家帶領研究小組成員負責這項研究,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神經科學前沿》雜志上。他們觀察具有侵略性行為老鼠大腦的變化,這些老鼠會攻擊其它老鼠并贏得戰斗勝利。 成對的老鼠被放置在籠子里,由一個隔離物間隔分離,允許它們能夠彼此觀看、聽到和嗅聞,但不得互相接觸。每天隔離物將在一定時間里同時移除,科學家發現成對的老鼠并沒有爆發持續時間較長的打斗。經過兩至三次之后,出現了占據優勢的一方,此時科學家再次將成對的老鼠分離開來。 科學家發現優勝一方的老鼠變得更加好斗,同時,發現它的大腦海馬體中形成新的神經細胞,海馬體是大腦主要結構之一,用于形成長期記憶、迷宮導航等。有趣的是,研究人員觀察到憤怒老鼠新神經細胞的活躍性,使它們更容易發動攻擊。 研究小組通過監控c-fos蛋白質,從老鼠大腦細胞層面跟蹤分析它的侵略攻擊性。激活大腦干細胞將形成新一代的神經細胞,它是構造對記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神經網絡。之前研究顯示,通過學習或者神經細胞一系列分子變化,將對大腦產生長期的轉變。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比了海馬體和杏仁核(負責控制恐懼、侵略和焦慮的大腦區域),在兩個關鍵結構上跟蹤了這項侵略性實驗產生的影響。之前有證據表明,具有侵略性和群體活躍性的老鼠,海馬體會形成更多的神經細胞。 這項最新實驗顯示,參與多次打斗的老鼠大腦海馬體c-fos蛋白質指數升高,但是杏仁核指數下降,這一點令科學家們迷惑不解。然而引起科學家注意的是,人類大腦杏仁核與許多病變過程有關,其中包括孤獨癥的形成。科學家發現這些老鼠更加焦慮,經常表現出反復行為舉止以及與其它老鼠的溝通能力下降,這些特征與人類孤獨癥患者十分相似。(悠悠/編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