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文廟武廟位于云南省賓川州城的文廟武廟,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嘉慶、光緒年間曾多次修復和添建,在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州城古鎮,形成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建筑群,充分表現出了這里豐厚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
文廟坐東向西,供奉的是孔子等古代的學者先賢。文廟面對筆架山,為一進四院,由照壁、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后宮(又稱崇圣祠)及南北兩院、名宦鄉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構成。整座建筑風格纖細秀雅,匠心獨運,或危樓高閣,棲鳳盤龍;或草木葳蕤,煙聚蔓纏;或小井石欄、曲徑通幽。房檐斗拱和額枋梁柱上,裝飾著的青藍點金和各種貼金彩畫,亦清晰可辨,不難想象昔日所擁有的鮮麗色彩和雄偉壯麗。
各院之間又以特色各異的磚砌石洞相通,曲折迂回,層層別有洞天。置身于文廟的每個角落,都會油然而生尋古探幽之情。雖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人為因素而遭到破壞,但現存的照壁、欞星門、鄉賢祠、中堂、大殿等大部分建筑仍保存完好,完全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群的巍巍雄渾、瘦削娟秀、嵌空玲瓏、盤旋曲折。在文廟里,欞星門和照壁之間有一塊方圓的平地,就是當年的泮池。據史書記載,明清時生員考取秀才,由老師領著繞池一周,名為"游泮",是為儀式,亦顯榮耀??梢娢膹R推崇的是獲取知識和文化。 
與文廟相對而建的是武廟,供奉的是我國歷史上象征忠義愛國的關羽和岳飛。這里是許多當年尚武報國的年輕人十分喜歡朝拜的地方,在這里可以說接受的是中國傳統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英雄主義教育。
賓川州城的武廟坐北向南,面對賓川的少祖山---帽山,與文廟構成"丁"字型,為一進三院,由大門、照壁、山門、中堂、大殿等建筑呈梯級建造構成。建筑風格大開大合,粗獷雄渾,頗顯雄武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