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日軍艦艇,首先要確定該艦是否歸日本海軍所屬;再確定艦艇類別,是作戰艦艇,或是勤務艦艇. 日海軍作戰艦艇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導彈艦.掃雷艦.掃雷艇.掃雷管制艦.掃雷母艦.布雷艦,登陸艦.登陸艇等. 勤務艦艇包括:練習艦,訓練支援艦,海洋觀測艦,音響測定艦,破冰艦,布攬艦,潛艇救難艦,潛艇救難支援艦,試驗艦,補給艦,勤務艦,勤務潛艇,勤務艇.迎賓艦等. 最后是區別軍艦的級別,日海軍驅逐艦為例,即有:如金剛,村雨,白根,朝舞等
艦旗識別:日海軍為長方形,白底上印有紅色日章和光芒,光芒線共16條,象征艦船的羅盤有32個方向點,與戰前所使用的一模一樣. 艦名識別:日”八八艦隊”旗艦—直升機驅逐艦和“宙斯盾”驅逐艦均以山名命名。“白根”,“榛名”,取自群馬縣的白根山和榛名山,“鞍馬”,“比睿”取自于京都地區的鞍馬山和比睿山:“宙斯盾”驅逐艦“金剛”號取名于本州的金剛山。其他的驅逐艦均被命名為風,云,雨,雪,舞,月等氣象類名稱。 如“風”類的朝風,澤風,旗風,天津風,等;“云”類的夏云,叢云,青云, 秋云,夕云等:“雨”類的村雨,春雨等,“雪”類的初雪,白雪,澤雪,峰雪, 朝雪,島雪;“霧”類的朝霧,夕霧,天霧,山霧,濱霧,瀨戶霧,澤霧,海霧 “月”的高月,菊月,望月,長月等。 護衛艦一般以國內的河流命名,如“筑后”級首艦“筑后”號取名于九州地區的筑后川;“吉野”取名于四國地區的吉野川;“十勝”,“天鹽”,“千歲” 分別取名于北海道地區的十勝川,天鹽川和千歲川;“熊野”號取名于和歌山縣的熊野川;“石狩”級首艦“石狩”及“夕張”,“涌別”分別取名于北海道地區的石狩川,夕張川和涌別川。“阿武隈”級首艦“阿武隈”號及“利根”分別取名于本州的阿武隈川和利根川,“川內”取名于九州西部的川內川。 日軍潛艇均以水文氣象中的“潮”來命名。如“夕潮”級的夕潮,獺戶潮望潮,灘潮,濱潮,秋潮,雪潮等;“春潮”級春潮,夏潮,早潮,荒潮,若潮,冬潮,朝潮等。 日海軍的掃雷艇均以日本國內島嶼名稱來命名。1000噸級遠洋掃雷艦只取島前面的名稱,掃雷艇則取全名,如“八重山”級首艦“八重山”和“對馬”,“八丈”分別取名于沖繩西南的八重山島,日韓之間的對馬島和伊豆群島中的八丈島。掃雷艇如“初島”,“江之島”,“大島”,“新島”等等。 布雷艦,掃雷供應艦一般以海峽,內海峽及水道命名。如布雷艦“宗谷”號取名于宗谷海峽;掃雷艦供應艦“早瀨”取名于早瀨海峽;“福江”取名于福江水道。 導彈艇,魚雷艇和巡邏艇的命名則以艦種加編號,如導彈艇1號,魚雷艇11號,巡邏艇25號等等。 日本海軍將登陸艦艇稱為運輸艦艇。登陸艦以國內半島命名,登陸艇則以艦種加編號。如8900噸級“大隅”級登陸艦的首艦“大隅”取名于日本西南鹿兒島東側的大隅半島,“三浦”級坦克登陸艦的首艦取名于神奈縣橫須賀東南的三浦半島,“牡鹿”取名于太平洋一側宮城縣東端的牡鹿半島,“薩摩”取名于鹿兒島西側的薩摩半島;“渥美”級坦克登陸艦的首艦“渥美”取名于愛知縣南端的渥美半島,“本部”取名于沖繩島西北部的本部半島,“根室”取名于北海道東部的根室半島;“由良”級通用登陸艦“能登”取名于愛媛縣西南端的由良岬,登陸艇以數字編號命名,如“運輸艇1號”等等。 日本海軍的練習艦分兩種,一種為專用練習艦,一種由驅逐艦變更艦種而成的非專用練習艦。專用練習艦以日本國內著名的神宮命名,如“香取”取名于千葉縣的香取神宮,“鹿島”取名于茨城縣東南部的鹿島神宮,非專用練習艦仍用原驅逐艦名,如“山云”,“卷云”,“叢云”,“青云”,“島雪”等。 日本海軍的補給艦均以國內的湖泊名稱命名,如“相模”級補給艦取名于神奈川縣西北部的相模湖,“十和田”取名于秋田縣東北與青森縣毗鄰的十和田, 日本海軍訓練支援艦以地名命名,如“黑部”。 日本海軍海洋觀測艦多以海峽命名,如“二見”,“須磨”分別取名于三重縣志摩半島以北的二見浦和神戶港西南的須摩浦。 日本海軍的潛艇救難艦和潛艇救難供應艦以國內城市命名,如“伏見”“千代田”。實驗艦以國內與文化,文明有關的城市命名如:久里濱,飛鳥等。 日本海軍的音響測定艦以國內的海灣命名,如“響灘”取名于富岡縣與山口縣交匯處以西的響灘;“播磨灘”以瀨戶內海東北部的播磨灘命名。 日本海軍的破冰艦以日本著名的山名命名,戰后首艘破冰艦“富士”號取名于日本的象征---富士山;“白瀨”取名于白瀨山。 此外,戰后日本海軍重建時期自行建造的獵潛艇的命名也別具特色,均以鳥類的名稱命名,如“雁”級的雁,雉,鷹,鷲;“鷗”級的鷗,燕,鶚;“隼”級的隼;“海鷹”級的海鷹,大鷹,若鷹,熊鷹;“水鳥”級的水鳥,山鳥,大鳥,鵲,初雁,海鳥,白鳥,鵯等。 日本海軍重建后從美國租借的18艘護航炮艦的命名也很有意思,均以樹木的名稱命名,如:樟,小橡子,槲樹,樅,杉,松,榆,榧,梅,櫻,桐,黃楊,楓,山毛櫸,櫸,櫪,椎,羅漢松等。 當我們確定艦船為日本海軍所屬后,再此基礎上還可根據艦船的舷號來判斷對方的屬性,舷號規律如下: 101—1XX為驅逐艦; 201—2XX為護衛艦; 301—3XX為遠洋掃雷艦 401—404為潛艇救難艦; 405---40X為潛艇救難母艦; 421—42X補給艦 461—46X為掃雷母艦; 471—47X為掃雷母艇 ; 481—48X為敷設艦;(布攬艦) 501—5XX為潛水艇; 601—6XX為掃雷艇; 701—720為港灣掃雷艇; 721—72X為掃雷管制艇; 801—820為魚雷艇; 821—82X為導彈艇; 901—為巡邏艇; 951—為布雷艇; 2001—20XX為登陸艇 3501—35X為練習艦 ; 4001—40XX為坦克登陸艦 ; 4171—41XX為船塢登陸艦; 4201—420XX為訓練支援艦; 5001—500X為破冰船; 5101—51XX為海洋觀測艦; 5201—52XX為音響測定艦; 6101---61為實驗艦; 7001—70XX為勤務艦; 8001—80XX為勤務潛艇; 80—8X為勤務艇; 91---9X為迎賓艇。 日本海軍使用的艦種記號與西方各國海軍基本相同: DD---驅逐艦 DE---護衛艦 SS—潛艇 MSO---遠洋掃雷艦 MSC—近海掃雷艇 MSB---港灣掃雷艇 MSL—掃雷管制艇 MST – 掃雷母艦 MMC---布雷艦 PF---護航炮艦 PC---獵潛艇 PT—魚雷艇 PB---巡邏艇 PG---導彈艇 LST---坦克登陸艦 LSU---通用登陸艦 LCU--效用登陸艇 TV---練習艦 ATS—訓練支援艦 AGS---海洋觀測艦 AOS---音響測定艦 AGB---破冰船 ARC---布攬艦(敷設艦) ASR-潛艇救難艦 AS—潛艇救難母艦 ASE---實驗艦 AOE---補給艦 ASU---勤務艦艇(日稱特務艦艇) ATSS—勤務潛艇(特務潛艇) ASY---迎賓艦 |
|
來自: yingziyihao >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