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說話特征,而這些特征往往就能很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因此,觀察一個人的說話特征,就能了解他的內心、性格、為人處世等情況,試解如下。 1.喜歡利用對方弱點并進行攻擊的人 這種人言辭鋒銳,抓住對方弱點就嚴厲反擊,不給對方回旋的機會。他們分析問題透徹,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甚至有些尖刻。由于他們總是致力于尋找、攻擊對方弱點,有可能忽略了從總體、宏觀上把握問題的實質與關鍵,甚至舍本逐末,陷入偏執與死胡同中而不能自拔。 其實,這類人的心地也不壞,只是嘴巴不饒人,所以很讓人反感。在與他們交往時,我們應考慮他在“大事不糊涂”方面有幾成火候,如大局觀良好,也不失為一個可信任的朋友。 2.說話速度快,而且辭令豐富的人 這種人知識豐富,說話時言辭激烈而尖銳,對人情事故理解得深刻而精細,但由于人情事故的復雜性,又可能形成條理層次模糊混沌的思想。與這類人交談,也不失為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如果讓這類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可以讓人放心,一旦超出能力范圍,他們就顯得慌亂,無所適從。但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反應也快。 3.說話愛用新名詞、新理論的人 這類人能很快接受新生事物,他們聽到一個新鮮的言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恰當地運用,而且有在別人說話時躍躍欲試、不吐不快的沖動。但這類人的缺點是沒有主見,比較軟弱,不能獨立面對和解決困難,遇到事情的時候喜歡徘徊,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這類人能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問題,磨練意志,將會取得讓人羨慕的成就。 4.說話比較溫柔的人 這類人對人和藹,性格柔弱,不爭強好勝,權利欲望平淡,與世無爭,不輕易得罪人。這類人的缺點是意志軟弱,膽小怕事,勇氣不夠,怕惹麻煩,對自己不利的人和事往往采取逃避態度。如果能磨練膽氣,知難而進,勇敢果決而不猶豫退縮,這類人就能成為剛柔相濟式的人物。 5.常把話說錯的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說錯、聽錯,或者是寫錯等等“錯誤行為”,都是將內心真正的愿望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時這是心虛的表現。通常,說錯話的一方都會找出自己是“不小心”、“不是真心的”等等借口,但事實上,那不小心說錯的話,其實才是心中真正想說的。由此可知,那些常常會說錯話的人,可以推斷為大部分是習慣性地隱藏真正的自己,是個表里不一的人。這樣的人心中很強烈地禁止自己把這些真心話表露出來。 奧地利的下議院院長有一次在宣告議會即將開始時,一不留神便說成了“議會結束”,頗讓大家笑了一番。因為要讓這個議會順利進展的困難度頗高,所以議長在心中便有“希望議會盡早結束吧”的愿望存在。這個愿望表現在其不經意的話語中,本人在意識中清楚地知道議會一定要進行,但在潛意識里又有恐懼、不想面對的心理,兩者互相矛盾、沖突,因而引發了這種錯誤的行為。 當人們有“這件事絕不能講出來”、“這事絕不可能弄錯,非小心不可”等這樣的心理時往往容易出現錯誤。因為當一個人越這么想的時候,便越容易將它說出來。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越是被禁止的東西,越去壓抑它,就越容易表露出來,這造成了表里不一的行為。 所以,暗藏在我們心中的許多事情,當我們越想要去隱瞞它、掩蓋它的時候,就越容易說錯話或做錯事,無意之間讓心虛表露無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