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節 快 樂 大部分人都有過乘坐出租車的經驗,和私家車不同,出租車雖不是自己的,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駛向目的地;出租車司機掌控車輛,可是往往不能按照自己預想的路線和方向行駛;那么到底是誰掌控著出租車呢? 誰決定了出租車的行走路線和方向? 佛洛依德的著作里舉過一個馬車的例子,用來形容人的精神本性構成,大概是這個意思:一輛馬車由馬、車、車夫構成;車是沒有生命的,不算在內;那么加上坐車的客人,一輛有目的行駛的馬車有三個要素:馬、車夫和乘客。問題來了:誰決定馬車的行駛方向呢? 馬以為是它決定的,離開它,馬車動都不能動。當然,有些聰明的馬知道,去的方向要由車夫決定。 所有車夫都認為馬車去哪里是由他決定的,通過控制馬匹,到達要去的地方。 乘客自然覺得馬車去哪兒是由他決定的,通過給予合理的報酬,指揮車夫,可以到達想去的地方。 佛洛伊達認為馬代表本我,指欲望;車夫代表自我,指人有意識的部分,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乘客代表超我,指內在的道德判斷。人要根據現實世界的規范來控制欲望,內在的道德又不斷影響現實世界規范的理解制定。這樣一來,“馬車”就跑起來了。 可是“乘客”去哪里是由“乘客”決定的嗎?恐怕也要受到其他人、事或外界環境的控制。“乘客”的行程去向也需要因緣形成。 這樣無限循環下去,很難說是那個因素決定了馬車的去向,沒準還真是馬的因緣起到了作用。 人也是這樣,費盡心思,阿諛奉承,想達到預想的目的,殊不知,這個目的地可能并非是你想去的地方,而是由“馬”、“車夫”、“乘客”或其他東西決定了你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