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很多老師有專業的課本知識,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卻發現每上一堂課不管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課堂的氛圍都比較差強人意。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幾條課堂的禁忌,您可以對號入座并加以注意,說不定課堂質量會突飛猛進喲! 1、初次與學生接觸時要避免過于隨便。 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此最好是在開始與學生相處時表現得正式一些,待與學生有更多的了解后再逐漸與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就像結交新朋友一樣。調查顯示,許多影響力差的教師是以與上述相反的方式開始與學生接觸的,然后在他們已經給學生形成一種過于松散的第一印象后又竭力使自己嚴肅起來。這樣做效果不理想,教師的權威也難以樹立。
2、不能久久記不住學生的姓名。 快速記住學生的姓名,并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不僅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而且也便于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3、別使用消極的語言,應使用積極的語言。 課堂管理應該從對消極行為的控制轉向對積極行為的促進。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強調的是希望學生去做什么,而不是必須禁止他們去做什么。消極的語言會暗示學生可能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行為。
4、永遠不強化策略。 為了預防課堂內違紀行為的發生,教師可以對某些學生采取選擇性強化策略。在課堂學習中,當某個學生出現不良行為跡象時,教師可以不加理會,而向他提出一個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這樣,他就會感到教師在注意他。如果回答正確,他就會獲得成就感,他的正當行為就會受到強化,實際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當行為。選擇性強化也可以通過贊揚其他學生,即轉移強化來實現。
5、不使用非言語線索。 如果有跡象表明某個學生將出現不當行為,教師要立即使用非言語線索,給學生一個暗示信號。例如:可以給該學生一個眼色或一個手勢,也可以一邊講課一邊走過去停留一下。這種非言語線索,既可控制不當行為的產生,又不影響課堂教學秩序。 6、處理過去的事,而不是當前的事。當學生出現不當行為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將來遇到類似情境時應該怎么做,而不是對學生過去的錯誤糾纏不放。要處理當前的事,而不是過去的事。
7、不給學生提供承擔責任的機會。 應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課堂紀律的制定與實施,同時給學生提供承擔責任的機會。這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信任,也能使他們認識到建立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不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課堂上發生了違反紀律的事件時,教師不要去聽信學生的借口,否則只會讓學生學會推卸或逃避責任。教師更不要去引導全班學生討論該生的理由是否成立,這會使違紀學生認為其行為受到了重視,客觀上強化了其違紀行為。這時,教師應該問學生在下次遇到相同情況時,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8、不就事論事,羞辱學生。 當發生學生違紀事件時,教師應該就事論事,誠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對學生的希望,而不要去羞辱學生,更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去揭露該生的短處。
9、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很多老師在課堂中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把無關于課堂的情緒帶入到課堂中,這樣不但影響了教學,也會破壞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可謂是”害處多多“。 內容來源 | 由好教師小編綜合整理自《漳州教研網》、《教師的課堂自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