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曾經(jīng)問過我,什么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當時我覺得,擁有一項拿手的技能當然就算是有了核心競爭力,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很明顯我當初想的太簡單了。 在職場里,我們的技能通常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逗逼技能,就是對完成工作,升職加薪完全沒幫助的,比如可以快速抖動胸肌或是做一餐超好吃的茄汁海鮮意大利面;還有一種是通用技能,這個是大多數(shù)職業(yè)人士都會的,比如用office處理文件之類,雖然水平有高低,但差不了太多;最后一種是核心技能,有這項技能的人可不多,它代表了你的核心競爭力,有了它,就再也不會怕公司裁員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有了核心技能,才算有核心競爭力。 那什么是核心技能呢? 有一個擅長的技能當然會有競爭力,但它究竟是不是核心技能,那可難說了。 比如,你英文很好,看起來是很有競爭力的,但如果跟一群老外一起共事,那只能算是必備的技能,根本談不上什么競爭力。反過來看,如果是跟一群只會說how are you的人共事,那競爭力自然是大大的。 那么我們可以認為,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基本條件是:你會,別人不會。 哪怕你只會皮毛,只要別人不懂,你就是這群人里的專家,所以莫泊桑才說:“在瞎子的國度里,獨眼龍就是國王”。 但只滿足這一條就夠了么?廢話,當然不夠!我還知道怎么找1024的最新地址呢,還不是一樣沒加薪?因此我們必須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樣的技能才是別人不會的。 有人說,只要我不告訴他們就行了唄。對于這種觀點,我只能說圖樣圖森破了。 首先,分享是美德啊,知道了一個新技能,藏著掖著有什么意思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再有,你想往上爬,別人也想,你聰明,別人也不笨,現(xiàn)在資訊這么發(fā)達,既然你都能知道,又怎么保證別人不知道呢?你今天剛看到了一個絕妙的商業(yè)模式,正在暗爽可以去跟老板邀功,卻看到隔壁老王已經(jīng)屁顛屁顛跑到老板辦公室了,你正捶胸頓足晚了一步,轉(zhuǎn)頭又聽見老板罵老王信息太滯后。這個時候,你覺得你知道的那點東西,真的能稱之為“核心”技能么?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技能,是就算別人知道了也學不會的,想來想去,我覺得那就是:必須經(jīng)過長期努力才能擁有的技能。 一項能力,除非是下了功夫去研究和磨練的,否則是不具備任何競爭力的。你會,轉(zhuǎn)眼別人也會了,有什么稀奇呢?而一些技能,比如寫作、演講、思考、溝通等等,這些能力,人人都知道有大用,也都知道該如何提高,但真正能把這些能力練到比其它同事強的又有幾個人呢? 而我們只要一步步訓練那些能力,就算別人知道了你會這個,又如何呢?沒幾個人會像你那么笨的,事實上更有可能的情況是,當你培養(yǎng)出了自己的核心技能的時候,那些人都還在找捷徑呢。 總結下來,其實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擁有一項(或幾項)經(jīng)過長期努力練就的技能。 就是這么簡單,也就是這么笨。 那么,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要不要當作核心技能培養(yǎng)和訓練呢?我覺得,要看是些什么技能。 一些有附加值的,提高了之后能明顯為組織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的,當然可以。比如你是策劃,就努力成為策劃大師;是碼農(nóng),就努力成為Neo。其實所謂的工作能力強也就是這樣而已。寫的多了,就成了文膽;講的多了,就成了發(fā)言人;對行業(yè)思考足夠深入,就成了那個創(chuàng)新的人;溝通協(xié)調(diào)的經(jīng)驗豐富了,就成了黨鞭。 但有一些恐怕就沒有必要了,比如跑腿的,跑的再快,績效也很難體現(xiàn),最終的結果只是跑更多的腿而已。這個時候,恐怕考慮一下其它的技能會更好。 還有些同學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我有一項爐火純青的技能,但公司不需要,怎么辦?”這不廢話么?一個不能發(fā)揮你能力的地方,還呆著干嘛?趕緊跳。 O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