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男56歲。2011年7月4日1診。
【主訴】下肢水腫,蛋白尿3年,加重1年。2008年3月11日因咳嗽氣喘病發作,在×醫院化驗小便:蛋白+,潛血+,即行腎穿刺,免疫病理診斷為iga腎炎。服強的松后,下肢出現水腫,隨即病休。 三年來在上海各大醫院腎病科治療,用西藥效果不明顯,病情逐漸加重,自認為以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經病友介紹來診。 【現癥】乏力無神,面唇發紺,目下黑,形體虛胖,咳嗽氣喘、動則難以續接,心悸心累,整日嗜睡,睡時翻身都感到沒有勁,失眠,呃逆,腰酸痛,雙下肢凹陷性水腫、腫至膝,舌苔白膩、質淡,脈遲虛、重按無力(56次/分 )。有20年咳喘史,高脂血癥史,胃潰瘍切除史,腰椎間盤突出史。輔檢:1、x——Ray示:(1)、兩肺慢支、肺氣腫,間質性肺炎,兩側胸膜肥厚。(2)、縱隔內及兩側腋窩多個淋巴結。(3)、主動脈及左冠脈壁鈣化。2、化驗:24小時尿蛋白:2310mg/24h,尿糖+++,潛血:++++,血尿酸:518umol/L. 【中醫診斷】慢性腎炎。 【辯證】屬脾腎雙虧、陽虛水泛癥。 【治則】以補益脾腎、溫陽化水。 【處方】黃芪30克 黨參20克 白術24克 茯苓15克 附片5克 炮姜10克 肉桂5克 白芍15克 砂仁10克 淫羊藿12克 巴戟天 葦莖24克 薏苡仁30克 冬瓜仁24克 【二診】咳嗽、水腫減輕,上午以無水腫,午后只脛部水腫,嘔逆止。 【處方】黃芪50克 黨參30克 白術30克 茯苓15克 附片12克 炮姜12克 肉桂12克 巴戟天15克 杜仲30克 兔絲子30克 山茱萸15克 【三診】乏力無神,氣喘,心悸心累,身酸,腰酸痛,嗜睡均好轉。化驗小便 :尿糖+++ 潛血+++ 蛋白+ 。24小時尿蛋白324mg/24h. 空腹血糖:11.9mmol/L.白細胞計數:9.9×109/L.上方續服,附片加到15克。 【四診】已恢復工作。咳止,其余癥狀繼續減輕。舌苔白,中心深紅無苔,呈雞心舌。上方加生地黃30克,側柏葉12克。 【五診】雞心舌消失。化驗尿:蛋白+ 尿糖++ 潛血+ 。血尿酸:416umol/L.血尿酸已正常,尿糖減少,一直未服糖尿病西藥。蛋白、潛血大減。原法再進。 【處方】附片20克 干姜30克 肉桂20克 巴戟天20克 補骨脂30克 菟絲子30克 黃芪100克 黨參50克 白術60克 茯苓30克 白芍30克 吳茱萸6克 2013年2月1日來電話說:“上方服至2013年1月1日,諸癥消失,健康如常人,以停藥一個月。囑服丸方鞏固。 【方解】患者形體虛胖,精神萎靡,乏力無神,嗜睡,翻身無力,是氣虛的癥狀;失眠,心悸、心累,是心陽不足,心神失守的癥狀;腰痛,目下黑,是腎陽不足所致;喘促、難以接續,是腎不納氣之癥;下肢水腫是腎陽虛衰,水邪外泛肌表所致;面唇發紺是陽虛運血無力所致;呃逆是脾陽不足,胃氣上逆之癥;咳嗽是水邪干肺,肺氣上逆之癥。舌苔白膩質淡,脈虛遲,都是陽氣不足之象。一診方用真武湯溫陽化水,加黃芪、黨參、白術、茯苓補中益氣,加炮姜、肉桂、增強溫陽之力,加砂仁運化中焦,加淫羊藿、巴戟天溫腎助陽,加千金葦莖湯去桃仁,利水除濕生津;既可治水邪干肺的咳嗽,又可助真武湯消下肢的水腫。合方溫陽化水,益氣補腎。方證相符,患者的依從性又好,所以效果顯著。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29.泌尿系統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