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在鍵盤上敲出“安藤忠雄”這四個字的時候,分明已在無形中感受到它的重量。他,建筑界之光,他的作品有一種過目不忘的沖擊力。他的建筑會講故事,但他本身的故事同樣精彩。本文將以最短的篇幅以及較全的內容為你介紹這位傳奇人物。
自學成才之路 “我的人生經歷中,找不到可以稱為卓越的藝術資質,只有與生俱來的面對嚴酷現實,絕不放棄,堅強活下去的韌性。 ” 建筑師是一個對專業要求非常高的職業,安藤忠雄出生于一個貧困家庭,從未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也未受過建筑學培訓,完全自學,最后卻拿到了建筑界最高榮譽的普里茲克獎。這樣不可思議的經歷,恐怕今后也難以被復刻!安藤先生說,大家都對“自學”這一點極其感興趣,他經常會被問到“為什么自學”、“如何自學”、“到底自學是怎樣的過程”……他說“因為沒有上大學,又沒有直接可以拜師的對象,所以自學。到現在為止,自己也還在學。”這樣的回答,既幽默卻也涵蓋了不斷探索與前行的人生哲理。 安藤先生的自學生涯從遇見勒·柯布西耶(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大師,主要成就:朗香教堂、薩伏伊別墅)開始。他跟著柯布的作品臨摹,一次次描繪著美麗的建筑線條。雖未曾謀面,安藤先生卻把柯布當成的偶像與導師,將他的作品整理成書,還把自己的愛犬命名為柯布。“他讓我了解到要與老舊的體制相抗爭……他的存在,讓我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崇拜。” 24歲那年,事業剛剛步入正軌的安藤先生選擇去環游歐洲。在書本的圖片中,他看到了歐洲建筑的強勁力量,正是當時日本建筑所缺乏的那一部分。他想去那些地方,親眼見證那股力量。他說,二十幾歲時旅游的記憶,成了他此后的人生中無可取代的財產(他的作品中帶有明顯的西方元素),也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游學歸來后,他在大阪開了間事務所,個人戰斗生涯也就此開始了。
一個建筑家的自我修養 “建筑要重拾現代社會拋棄的觀念,并凸顯其問題;而且建筑必須是那個地點與那個時代的獨特產物。”  建筑和人一樣,有自己的性格。第一眼看安藤先生的建筑,多半會覺得覺得一股日式肅靜的禪意撲面而來,與一杯苦茶的滋味當是一致。第二眼再看,多了一分西方的堅韌與大氣,苦茶開始回甘。他將東方建筑的婉約與西方建筑的豁達巧妙地糅和在一起。安藤的建筑是需要品味的。我們羅列了其作品中的幾個關鍵字:
▲清水混泥土詩人 被譽為“清水混泥土詩人”的他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使用混泥土,并執著于此,他相信混泥土有很多可塑性,舍棄裝飾、直接展現材料質感的美學,是初期現代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日本式建筑的感性之處。以質樸的混凝土來創造的,可說是現代日本“民宅”。
▲追尋光與影 除了堅持利用清水混泥土之外,安藤先生也一直在進行著光與影的對話。在陰影中前行、在陰影中追逐光明,是建筑的力量。轉念一想,咦,在陰影中前行——不就是日本人內心深處不安的表現之一嗎?這或許是一場最大限度地體現自然嚴峻與人性溫柔之間的對話。
▲藏不住的日本精神 藝術(音樂、文學、建筑、繪畫),是展現國家精神的一個途徑。你看,安藤先生作品的核心是多么統一:簡潔、孤寂、清冷、悉數直角、色彩偏于灰黑、純凈得找不到一絲雜質……你想,這難道不是日本精神嗎?無憂亦無喜,繁華背后的寵辱不驚,依然留有幾許殘念。建筑物是為誰而建?他的作品,為世人而建!你讀懂了安藤忠雄,你也就讀懂了日本。
在都市中流動的“時間積累的富饒” “無論如何,我人生最后的工作一定是蓋住宅,這是我唯一也是最強烈的堅持。”  安藤先生的作品數不勝數。早期以小住宅出名,中期有一些與宗教相關的建筑,后期則有館類建筑出現。光是看照片,就足以擊穿人的心靈。我們分三個部分,每部分選取一些代表作,依次為你介紹。
▲住宅類 | 住吉的長屋 

 住吉的長屋是他職業生涯的處女座,是針對狹小建地上不到四米寬的長屋進行改建而成的。安藤先生從小在長屋長大,所以他知道如何才能滿足生活需要的采光,通風,日照。他用簡潔的混凝土體塊替代了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構建筑。新的建筑在平面上分成明顯的三個幾何四方盒子中,兩端為房間,中間是一個室外的庭院,引入自然元素(光、風、雨),恢復房屋與自然的統一,也完美解決了地形狹小帶來的種種問題。對于長屋的突破性改變引來了贊同,也惹來了非議。通過安藤先生不斷地努力,這種居住形式在如今已成為一種時尚,不少人爭相模仿改造自己的居所。也許,每個建筑者都有肺腑又偏執的愛戀。
▲住宅類 | 小筱邸 


如果建筑不能與用地進行對話的話 ,就會落入對周圍環境沒有任何意義的形態游戲的俗套。小筱邸的建筑由一組平行擺置的混凝土立體幾何方塊構成,兩個矩形體塊之間是一個跌落式庭院,寓指建筑物在斜坡上。它掩于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木之中,雖是獨立的,卻遵循著自然的環境條件。 ▲住宅類 | 4 x 4 


如果你覺得以上兩處住宅過于冰冷,那么4 x 4住宅則依靠著瀨戶內海的美景為自己加了不少柔情分。兩棟 4 x 4 住宅,座落于瀨戶內海與一條繁忙的街道之間,鄰近沒有任何其他的住宅,純凈的白色使它們頗有鶴立雞群之勢。這座雙子樓住宅的頂樓勻稱對立,猶如彼此的鏡像,增強了本身的建筑表現力,又與周邊的環境完美融合。它是為了紀念1995年阪神大地震而建的,安藤先生賦予了其足夠的高度,使站在樓上的人視線可以跨過海域,遠眺位于淡路島上的震中。
▲宗教類 |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已成為世界矚目的建筑。據說光之教堂沒有太多的預算費用,但也絲毫沒有局限安藤先生的想像世界!教堂中的十字架是由鋼筋混泥土以鏤空的方式刻出十字架,透過光影的變化,會折射出特殊的光影效果。密閉的空間讓光顯得格外神圣,通往十字架的臺階節節向下,站立的牧師與座位上的人等高;在外看什么取決于自己,在內就只有光。
▲宗教類 | 水之教堂 

 與光之教堂齊名的,當屬水之教堂。它位于北海道夕張山脈東北部群山環抱之中的一塊平地上。從每年的12月到來年4月這里都覆蓋著雪,這塊地方神圣的屬性。安藤先生相信,神圣與自然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系,而他一直致力于用建筑的形式表現出這種聯系。教堂的正面由一面長15米,高5米的巨大玻璃組成,襯托著藍天使人冥思禪意。5月到11月間,巨大的玻璃將完全打開,使教堂與大自然混為一體。整個空間中充溢著自然的光線,使人感受到宗教禮儀的肅穆。
▲館類 | 直島當代美術館


直島當代美術館的主旨就是“在某一個場所經由時間來培育藝術”。在這里,藝術沒有被建筑所束縛,而是超越內與外的界限,自由地獲取場所。同時,它也掀開了“特定的場所藝術”的新篇章。眾多藝術家們受邀為其進行創作,他們專為直島創作的作品在這里得到了永久地展示。“在直島這個項目里,我的影像是建造一座城堡。我認為,島上有座山,山上有個城堡,人們,特別是孩子們,會覺得這很夢幻。這種影像在人們從水里看見它時會激發豐富的想象力。”
▲館類 |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 
  

所謂建筑,必須把隨著時間改變而移動的光影、吹過的風攜帶的味道、響遍建筑里頭的人們的交談聲、在周邊漂浮的空氣對肌膚的觸感。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就是最好的印證。它既是建筑的結構,也是表面的裝飾,以絕對坦率呈現建筑材料的真實。
文章來源:美宿(長按以下二維碼即可關注)
當季精選主題游
回復綠色關鍵詞或點擊淺藍色字體直接跳轉至文章。 曼谷|中國出境率最高的國外城市 機票|手把手教你淘全球最便宜的機票 民宿|看云南PK浙江兩大民宿陣營如何爭龍頭 摩洛哥|LP都力推的波斯古國,斑斕且絢麗 天光墟|凌晨開檔、天亮收市,老廣州都不知道 旅游技巧|教你出門旅行花錢少,還玩得好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往期精選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