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玩泥巴”的經歷,甚至現在還會偶爾回味“玩泥巴”的其樂無窮!而世界上最出名的“泥巴”大概就是出自宜興黃龍礦用于制作紫砂壺的泥料了吧!歷代紫砂藝人不斷地把“泥巴”玩出各種花樣,感受紫砂藝術千變萬化的魅力! 玩泥巴 雖然說紫砂壺千變萬化,具有“圓不一相、方非一式”的特點,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特點進行劃分:按照“器型”可分為三種:圓器、方器、筋紋器(又稱“筋瓤器”);按照“裝飾”可分為兩種:光器、花器。 紫砂壺自明代創制以來,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那么,大師們玩了這么多年的泥巴,都有哪些拿手作品呢? 一、圓器 “圓器”紫砂壺主要由各種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線組成,主要以球體、半球體、圓柱體為基本形態,包括石瓢壺、西施壺、仿鼓壺、掇只壺、掇球壺、容天壺、水平壺、合歡壺、思亭壺、如意壺、一粒珠壺、龍旦壺、如意壺、美人肩壺、笑櫻壺壺、梨型壺、茄段壺、井欄壺、半月壺、獅球壺等等。 歷代制“圓器”的名家包括時大彬、邵大亨、顧景舟等等。 明代 時大彬 紫砂壺作品(南京博物館藏) 清代 邵大亨 掇只壺(上海百壺塔藏) 現代 顧景舟 寒汀石瓢壺 二、方器 “方器”紫砂壺主要由長短不同的直線組成,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給人干凈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包括傳爐壺、四方壺、六方壺、八方壺、僧帽壺、宮燈壺、漢方壺、升方壺、磚方壺、雪華壺、合斗壺、方斗壺、橋鼎壺等等。 歷史上第一位方壺代表人物,當屬時大彬!沒錯,時大彬“玩泥巴”就是這么厲害,無論“圓器”還是“方器”都玩得有模有樣的! 此外,“方器”紫砂高手還包括呂堯臣、顧紹培、施小馬等等。 明代 時大彬 朱砂六方壺(揚州博物館藏) 當代 呂堯臣 玉帶茶壺 當代 顧紹培 天地方圓壺 當代 施小馬 禪鐘壺 三、筋紋器(筋瓤貨) 早期的“筋紋器”是在圓器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將自然界中的花朵、果實的形態加以規則化,在紫砂壺上表面出來,具有紋理清晰、工藝嚴謹、形式優美等特點,主要包括竹段壺、供春壺、菱花壺、八卦束竹壺等等。 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供春就已經制作出了舉世聞名的“供春壺”!到了清代,陳鳴遠制出“南瓜壺”、邵大亨制出“八卦束竹壺”,均精巧別致、獨具特色!現代“紫砂七老”中的王寅春,亦是筋紋紫砂的制壺高手! 供春壺 清代 陳鳴遠 南瓜壺 清代 邵大亨 八卦束竹壺 現代 王寅春 菊菱紫砂壺 四、光器 “光器”是指沒有經過裝飾的紫砂壺,具有典雅大方的特點。由于許多“圓器”與“光器”相同,所以這里就列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大家看看、不做過多的贅述。 明代 惠孟臣 紫砂壺 現代 王寅春 水平壺 當代 何道洪 盤泉壺 五、花器 “花器”主要是指采用花、果等自然界造型進行裝飾的壺,包括南瓜壺、報春壺、佛手壺、束柴三友壺、荸薺壺、壽桃壺、松鼠葡萄壺、魚化龍壺、牡丹壺、松竹梅壺、西瓜壺、菊蕾壺等等。 現代“紫砂七老”中,裴石民、朱可心、蔣蓉等大師,都是制作“花器”的高手。而當代紫砂藝人中,汪寅仙是“花器”紫砂的集大成者! 現代 裴石民 九龍戲珠壺 現代 朱可心 鯉魚躍龍門壺 現代 蔣蓉 西瓜壺 當代 汪寅仙 金秋南瓜壺 看了這么多大師玩的“泥巴”,再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泥巴”,心里有什么感覺呢?如果想知道紫砂高手怎么“玩泥巴”,那么就到宜興親眼看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