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正在深刻改變高校師生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交流方式。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教學深度融合,必將有力推動教學改革,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高校要研究吸納線上優質課程資源,優化本校課程設置,厘清課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和銜接關系,整合相關專業基礎課、核心課、專業應用和實驗實踐課。要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為重點,重塑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要及時將國際前沿學術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產業技術進步和實踐經驗融入相關課程。要探索建設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多種介質綜合運用的新形態教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自主學習資源。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師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當代大學生與現代信息技術同生共長,尤其適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條件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高校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體現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依據不同學科、專業和課程的特點,推廣基于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研討式、探究式、合作式、參與式教學,提升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的能力。要建立教學云平臺,為教師提供個人教學空間,優化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線上自學,實施線上線下互動混合式教學。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做到精化課內、強化課外、精講多練,減少教師課堂講授課時,增加學生課堂討論課時和課外作業量;教師課堂授課主要講清講透重點、難點、關鍵點、生長點,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深化課外學習,打開一扇 “窗口”,使學生能夠看到學科前沿和發展前景,提供一個“接口”,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如何應用。要改革考試方式,不以一張考卷定課程總成績,而要綜合平時作業、課堂討論、期中期末考試、讀書報告或實驗報告、課程小論文等成績,來確定課程總成績。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管理方式、主動服務師生。高校要加強教師培訓,高度重視教師的教育信息化觀念、理念和能力提升,為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水平創造條件,扎實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提高教學質量。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健全服務師生至上的個性化、精細化、精準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機制,以在線開放課程為抓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現行學籍管理、學位授予、學分認定、課程管理、學費繳納、平臺選擇、教師工作量計算及考評等管理辦法或規定進行全面修訂,為實施線上線下互動混合式教學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提供制度保障。要推動教學服務模式變革,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學分認定、學分轉換、學歷認證等制度。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高校要對接產業行業發展新需求和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加強與實務部門、行業企業合作開發在線開放課程,建立健全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要加快建設國家公益性云教學平臺,匯聚全國優質課程資源,擴大優質課程共享面。要聘請互聯網領域高級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共同研發有利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方式方法。要根據自身辦學優勢和特色,依據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實際需求,分層分類建設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在線開放課程,實現名師和名課在各層次各類型高校中的廣泛共享應用。 (作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總策劃:唐景莉 監 制:李石純 組 編:盧麗君 統 籌:楊亞輝 制 作:王 瑤 實習生:張佳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