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知識點復習-法律部分
一.學法用法 1、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法律是特殊的社會行為規范,具有三個顯著特征: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的生活的“衛士”。 ①人們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處理
②法律具有保護 ★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 ★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2、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 ★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對待金錢要取之有道,通過合法勞動和正當途徑獲得。 娛樂應適當、有節制,不能沉迷。 要學會分辨并自覺抵制黃賭毒與邪教誘惑等不良誘惑。
未成年人“吸食、注射 ★我們要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用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擺脫不良誘惑的干擾,避免其對自己的傷害。 ★我們必須加強自我保護,還應該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的保護。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①保持高度警惕②用智慧保護自己③用法律保護自己 二、權利與義務
1、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既是權利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 ★公民的基本義務(憲法規定的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 ★我們的道德義務 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有利于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 道德義務的主要內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 ★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④在積極履行法律義務的同時,還要積極履行道德義務。
2、學會運用法 ★維護受教育權利的方法:可以采用非訴訟或者訴訟的方式予以維護 ★履行受教育義務的內容: 第一,認真履行按時入學的義務; 第二,認真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 第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履行受教育義務的方法: (1)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2)要勤于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
(3)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學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 3、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學會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不得故意或者過失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 4、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 ★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當人格尊嚴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提起訴訟以討還公道。 ★尊重隱私的道德做法:尊重他人隱私,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 ★依法維護隱私權的方法: (1)沒有被侵犯時:我們要增強法制意識,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隱私的同時,還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 (2)當隱私被侵犯時:我們應該勇敢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賠償。 5、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 ★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6、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消費者享有安全權、消費者享有知情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監督權等。
★維護權
(1)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2)商品交易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自己的消費知識和法律知識,保持應有的警惕,盡量不給不乏經營者可乘之機。 (3)商品交易后:消費者要通過正當、合法的途徑來使問題得到公正、合理解決: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訴訟。 三、法律與社會秩序
1、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1)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憲法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 (2)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我們要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的習慣,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 (2)憲法與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強制力和約束力)。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3)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4)同普通法律相比,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為嚴格。其目的是保障憲法的權威性和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 (5)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①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②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比普通法律更嚴格。 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樹立法制觀念。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的意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有法可依——要 2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執行法律時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3違法必究——指凡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許任何人或組織享有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公民要依法規范自身的行為: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樹立法制觀念 ★國家: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公民:依法辦事。公民要依法規范自身的行為: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1)學法:認真學法。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樹立憲法意識,知道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2)守法: ★自覺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
★依法行 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①
②
③ ④在積極履行法律義務的同時,還要積極履行道德義務。 ★正確行使權利: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的時候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權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3)用法:依法維護自身法律權益。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既不要忍氣吞聲,縱容違法犯罪行為;也不能以牙還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則既不能維護自身權益,還將受到法律制裁。 (4)護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公民應盡的義務。要勇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3、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 ★這是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具體體現。 ★我們要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 ①關注國家建設、國家管理,對于身邊的事乃至國家大事,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
②發現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舉報 ③對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的權利。
④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渠道: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 ⑤對于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 a.公民行使監督權利時,應當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 b.投訴和舉報時,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