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月子餐,能把身子養回來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經歷過分娩后的新媽媽們急需補充能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產科營養師齊紅艷介紹,新媽媽們產后膳食補充營養其實有很多講究的,比如分娩后頭三天,不建議進食燉湯;不同分娩方式在飲食上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等。重點是,產婦身體能否補回來,產褥期的飲食不能隨意。 產后前三周,飲食重點不同 ●產后第一周——開胃補水 齊紅艷介紹,產婦剛分娩不久,身體比較虛弱,口渴較明顯。胃口也不佳,此乃分娩過程中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的結果,故此階段食譜主要是以開胃補水為原則,食物以清淡、不油膩、易消化、易吸收、營養豐富者為佳,形式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 食譜:魚粥加炒青菜、小米粥、糖水煮雞蛋、雞蛋羹、牛奶、豆漿、藕粉、餛飩、蘆筍牛柳、芹菜肉片等。 提醒:分娩后頭三天,不要急于進食燉湯類食物;飯菜忌太油膩;此外,不建議喝茶。 ●產后第二周——補血 產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傷口基本愈合,胃口也有明顯好轉,可以多吃富含鐵質的補血食物,如黑木耳、豬腰、豬肝、大棗、桂圓、蘋果、梨、香蕉、紅糖水、芝麻等,應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選用,不宜偏食。 食譜:木耳肉片、麻油炒豬心、大棗豬腳花生湯、魚香豬肝等。若能加入少許枸杞、山藥、茯苓等,效果更佳。 提醒:齊紅艷稱,產婦保質保量吃好早餐;適量吃咸;不要喝麥乳精;需要動用藥膳滋補者,應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 ●產后第三周——催奶湯料上陣 孩子的胃容量增長不少,吃奶量增多,這時,催奶食物,尤其是催奶湯料可以上陣了。 食譜:鯽魚湯、豬蹄湯、蛋花湯、排骨湯、雞湯等,都是公認有效的催奶湯。如果加入通草、黃芪等中藥,催奶效果會更有效。齊紅艷介紹,坐月子用公雞燉湯勝過母雞,喝湯應該湯和料并食。 提醒:月子期間臥床時間多,運動少,容易消化不良。建議飲食上少油膩,少吃多餐,飯菜細軟,酌情下床活動。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助消化的藥物,如多酶片、乳酶生、胰酶片等;吃點水果,如橙汁、木瓜等。另外,用菊花、木棉花等加點蜜棗煲水喝,既增進胃口,又平衡消化功能。要提醒的是,不要急于減肥,一般至少要在產后六個月以后。 產褥期,沒錢也要懂得補身 孕婦分娩后42天左右是全身各組織快速恢復的一個關鍵時期,這段時間在臨床上也稱為“產褥期”。這段時間是女性身體器官能否恢復到分娩前狀態的關鍵時期,故在飲食上沒錢也要懂得把身子補回來—— ●增加魚、禽、蛋、瘦肉、海產品攝入 建議:每天應增加2-3兩的魚、禽、蛋、瘦肉,多食用大豆類,多食用含鐵豐富的動物血、肝,多吃些海產品。 ●適當增加奶類攝入 建議:乳母每日至少攝入250ml牛奶,沒條件飲奶,可使用小魚、小蝦(帶骨、殼)煲湯,必要時補充鈣劑。 ●每天不能缺少新鮮蔬果 建議:產褥期、哺乳期膳食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導致食物選擇和分配不均衡,每日不可缺少新鮮蔬菜水果。 提醒 慎食或忌食 辛燥傷陰、寒性生冷食物 產后一個月內不宜吃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刺激性食物。不宜進食酸澀收斂類食物,如烏梅、蓮子、芡實、柿子、南瓜等,以免不利于惡露排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