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結構 教材前三個單元分別圍繞“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三個基本問題,介紹了我國經濟生活的內容,第四單元主要介紹經濟活動的背景與舞臺,即從資源配置體制、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的角度,介紹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活動是在什么樣的舞臺上展現風采的。在介紹我國經濟體制背景時,先介紹了有關市場經濟的一般知識,然后突出介紹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具體內容;在介紹我國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這個大背景時,先介紹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并介紹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指導思想、發展戰略;最后在介紹我國當前所處的國際大背景時,先一般性地介紹了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又具體闡述了我國應該如何全面提高對外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來應對經濟全球化。邏輯脈絡圖: 第九課 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知識框架
㈠市場調節 ⒈實現:主要是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實現的。 ⒉實質:是價值規律起調節作用。 ⒊市場調節的優點: ㈢市場秩序 ⒈規范市場秩序的原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基礎。 ⒉規范市場秩序的措施: ⑴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來維護。 ⑵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這是規范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 ⑶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每個經濟活動參與者都必須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證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又能夠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每個經濟活動參與者都應該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 ⑷綜合利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㈡市場失靈: ⒉市場調節存在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特征: ⑴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 ⑵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⑶能夠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科學的宏觀調控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發揮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優勢,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㈣宏觀調控 ⒈加強宏觀調控的原因: 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與發展,既需要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又需要科學的宏觀調控。 ⑶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職責和作用之一。 ⑷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 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⒉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⒊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⒋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的關系
三、高考實情
四、真題展示 1.(2014年全國卷Ⅰ38⑵)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是新一屆政府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材料二 2014年2月,國務院批準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該方案明確了放寬市場準入規則的總體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場主體準入管制,降低準入門檻;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年檢制度和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等。 ⑵政府放寬市場準入規則會增加市場活力,最終使消費者受益,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放寬市場準入規則是如何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使消費者受益的。(14分) 【思維過程】本題以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背景,考查學生讀取材料信息,調動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⑵問要求考生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放寬市場準入規則是如何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使消費者受益的。本題綜合性強,難度大,涉及的知識點多。解答本題首先要抓住關鍵詞語“市場機制的作用”。市場機制具有準確、及時、靈敏反映市場信息的特點,它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來配置資源,放寬市場準入規則,“放寬”一詞,言下之意就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其次要考慮放寬市場準入規則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放寬市場準入,有利于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所有制格局,有利于擴大就業,促進生產的發展,因為生產的目的是消費,所以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就消費來說,可從消費結構的改善、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多樣性需求的滿足等方面思考。 【答案】放寬市場準入規則可以降低企業進入市場的成本,提高企業進入市場的積極性和速度,是市場上企業的數量增加,從而導致供給增加和競爭加大;供給增加意味著商品種類的豐富和數量的增加,有利于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競爭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質量,降低商品價格,最終使消費者受益。 2.(2014年全國卷Ⅰ14)據統計,到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規模突破10萬億元,其用戶數量達7.6億。互聯網金融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接連出現互聯網金融企業違規經營、對用戶信息保護不力等問題。為防范這些問題發生,政府應采取的措施是( ) ①改進互聯網安全技術 ②完善金融監管政策法規體系 ③限制高風險的金融產品 ④引導和規范行業自律組織的發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材料中的“問題”是互聯網金融企業違規經營、對用戶信息保護不力,這是市場秩序混亂的表現。針對材料中的問題,政府可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用法律手段進行管理;政府還應加強對金融企業的管理,引導金融企業通過行業規范等措施自我約束、自我發展,②④符合題目的要求;①中“改進互聯網技術”的行為主體是企業,不符合題目要求,③中的“限制高風險金融產品”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排除;故本題答案選A。 3.(2015年全國卷Ⅱ13)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全部涉企權力5175項,廢止了其中3301項,對保留的涉企權力向社會全部公開,并表示將嚴肅查處涉企審批、收費中的違法違紀問題。這一做法的預期成效是( ) ①政府對企業的監督與管理更有效率 ②“看得見的手”受到有力的約束 ③市場機制能更好地發揮資源配置作用 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本題以市政府清理涉企權力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某市政府清理涉企權力并表示嚴肅查處涉企審批、收費中的違法違紀問題,這一做法有利于規范政府行為,使“看得見的手”(宏觀調控)受到有力的制約,從而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②③正確;材料未體現政府對企業的監督與管理,故排除①;④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考點,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是歷年高考的重點,多以時政材料為北京,考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整頓市場秩序,宏觀調控的手段、具體措施、主要目標等重點知識,題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 那么,2016年全國卷高考,會怎么考呢? |
|
來自: vampire_1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