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屋理念——精通解剖 精確診斷 精簡治療 一、概述 頸部肌肉共有38塊,分為三個部分: ①前群12塊,分別是8塊淺層肌肉與4塊深層肌肉; ②側群6塊,由表及里共四層; ③后群20塊,由表及里分為八層。 記憶頸部肌肉起止點的難點是肌肉數量較多,層次復雜,在學習與記憶的過程中容易會出現肌肉起止點混淆、層次理解困難、難以在腦海中形成立體模型。在學習與記憶的時,首要就是將頸部按部位肌肉分區,將頸部肌肉分類為前、側、后三群,每群的肌肉再按層次細分。將頸部肌肉的分類與層次研究明白,有助于理解頸部肌肉的分布與大致位置,也能在我們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立體的頸部肌肉的模型,對之后記憶肌肉起止點與和神經分布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側群 頸部肌肉側群共四層,共6塊肌肉。最表層為頸闊肌,第二層為胸鎖乳突肌,第三層為肩胛提肌,第四層為斜角肌,分為前、中、后斜角肌。 (一)最表層 頸闊肌 【起止點】 O:胸大肌和三角肌筋膜。 I:下頜骨和口角。 【功 能】 牽引口角向外,頸部皮膚起皺。 (二)第二層 胸鎖乳突肌 【起止點】 O:胸骨柄前面,鎖骨胸骨端。 I:乳突外側面和上項線外側。 【功 能】 穩定、彎曲頭頸和使頸椎上段向前。單側收縮,頭向同側屈,頭轉向對側,雙側收縮頭向后仰。 (三)第三層 肩胛提肌 【起止點】 O:1—4頸椎橫突后結節。 I:肩胛骨上角。 【功 能】 上提肩胛骨。 作者:長春中醫藥大學·謝海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