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來講講一篇好的文章,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代入感。
什么是小說中的代入感呢?
所謂代入感,就是指在小說中讀者產(chǎn)生一種自己代替了小說中的人物而產(chǎn)生的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代入感,也可以指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情緒,或高興,或悲傷,等等。 看到這個解釋,大家就明了了,說來說去就是人物咯。 對!小說的根本是故事,沒有故事的小說不稱其為小說。而故事的核心是人物,人物角色是故事的靈魂。人物,尤其是主角,在小說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且不論沒有出色人物塑造的前提下,是否能真的構架出精彩的情節(jié),一個情節(jié)無論多精彩絕倫但如果沒有核心人物角色的支持,它也不可能成為一部好看經(jīng)典的小說。比如《龍族》寫了這么多部了,你記得每一個情節(jié)么?也許不記得,但你能記得衰小孩路明非,記得孤獨的楚子航,記得個性十足的諾諾,他們的形象都是如此的鮮明。
事實上,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的樞紐就是人物角色,什么樣的人物性格,導致了這個事件會往哪個方向演化。所以,有人說,代入感,關鍵就是一個讓人喜歡個性鮮明的人物,帶著讀者走進人物的故事里。一個成功的角色塑造,至少讓你的小說成功了一半。 來舉幾個短篇稿子的例子吧,是我看稿比較注重的,一定要有代入感,人物的刻畫一定不能草草了事。
喬姍雨低垂著腦袋坐在肯德基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尚未從剛才的驚恐中回過神來,兩只清洗過的手還沒恢復溫度,交疊著按壓在起伏不定的胸口,察覺這樣的動作有點太夸張,又只好把手放下分別握緊在了僵硬的膝蓋上。周末的關系,周圍人聲鼎沸,喬姍雨像一朵大晴天里的烏云,被孤立在熱鬧的邊緣。 ——葉離《關于我喜歡你這件事》
看看這個開頭,對喬姍雨的刻畫,沒有啰里啰嗦去交代她穿什么樣的衣服,這個人物的性格如何如何,只通過她的動作,就將這個人物立在我們面前,而且還留下了懸念:“為什么她會如此驚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樣?想一想,是不是一下就代入了進去呢?
所以,并不一定是交代的多,就代表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和人物是相輔相成的,隨著情節(jié)的推演,人物性格越漸突出,在面對事件中人物的語言、處理手段,就是其性格本身。 再來看看這個開頭:
這已經(jīng)是葉麟今天第N次接收到飽含著指控和厭惡的眼神。好像他是一坨沒有被主人及時揀走的狗大便,令路過的人非常的困擾和鄙夷。
臭味,一波又一波,像小型的生化攻擊。 相較于坐在他身側的膚白瘦小清秀的林雪梔,五大三粗的他看上去顯然更像是這股臭氣的制造者。 雖然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年,但葉麟的體格已經(jīng)是壯漢級別的,高人一等的體格身高帶給葉麟高人一等的傲嬌心性,所以他沒辦法為了澄清自己而跳起來指控林雪梔,你們都盯著我看干什么?屁都是她放的! 這和當眾甩她一耳光沒啥區(qū)別,絕對隸屬“欺侮女生”這個范疇,這么LOW的舉動他才不屑干呢。 ——鯊鯊比亞《放屁姑娘和嘴賤先生》 看到這個開頭的描述,是不是就自然地就仿佛置身于故事中,就是葉麟的同班同學。他遇到這樣的事,這么冤屈,接下來他會怎么辦呢?看,竟然有點為他擔心了。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能把人物形象立起來。
小說人物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讓人悲其所悲喜其所喜,跟著人物進入到故事中不能自拔。這便是營造了不錯的代入感呢,那么離一篇成功的小說就不遠了喲!還在糾結的你,趕快練練筆試試?
那么最后來留個作業(yè):不要整篇文章,給我一段or幾段的開頭,讓我們來驗證下具不具備代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