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學特征特性 1、萵苣根系淺而密,多分布在20~30厘米土層內。苗期葉片互生于短縮莖上,葉用萵苣葉片數量多而大,以葉片或葉球供食,莖用萵苣隨著植株旺盛生長,短縮莖逐漸伸長和膨大,花芽分化后,莖葉繼續擴展,形成粗壯的肉質莖。萵苣頭狀花序,花黃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時也會發生異花授粉。瘦果,果褐或銀白色,附有冠毛?! ?/p> 2、萵苣種子在4度時可以發芽,15~20度只需 3~4天就可發芽,30度以上發芽受阻,高溫期間播種需浸種和低溫催芽?! ?/p> 3、苗期最適溫度為12~20度,短期可耐-5~6度的低溫,莖葉生長時以11~18度最為適宜。如果日平均溫度達24度以上,夜溫長期在19度以上,易引起未熟抽薹,筍莖細長,失去商品價值。如地表溫度達40度時莖部會被灼傷而死苗。萵苣隨著植株長大,其抗寒力逐漸減弱,抽薹后受凍,莖肉軟綿、糠心,不堪食用?! ?/p> 二、品種選擇 1、葉用萵苣:包括三個變種。 (1)長葉萵苣:又稱散葉萵苣,葉全線或鋸齒狀,外葉直立,一般不給球,也有長成松散的圓筒形或圓錐形葉球,以歐美栽培較多。 (2)皺葉萵苣:葉片深裂,葉面皺縮,有松散葉球或不結球。 (3)結球萵苣:葉全緣,有鋸齒或深裂,葉面平滑或皺縮,外葉開展,心葉形成葉球。葉球有圓、扁圓或圓錐形等。 葉用萵苣根據結球的狀況又可分為四個類型: ①皺葉結球萵苣,葉大質脆,結球緊實,外葉綠色,球葉白色或淺黃色。生長期90天左右,適于露地栽培,如美國大湖等品種。 ②酪球萵苣,俗稱奶油生菜,葉球小而松散,葉片寬闊,微皺縮.質地柔軟,生長期短,適于保護地栽培,如美國大波斯頓品種。 ③直立結球萵苣,葉球圓錐形,外葉濃綠或淡綠,中助粗大,球葉細長,淡綠色,表面粗糙。 ④拉丁萵苣,葉球松散,與酪球萵苣相似,葉片細長,與直立結球萵苣相似。 2、整用萵苣葉片有坡外形、長卵圓形、長橢圓形等。葉色淡綠、深綠或紫紅。葉面平展或有皺褶,全線或有缺刻。莖肥大,莖的皮色有淺綠、綠或帶紫紅色的斑塊。莖的肉色有淺綠、翠綠及黃綠色?! ? 根據品種成熟的早晚可分兩類: (1)晚熟品種:多數葉片呈披針形,先端尖,葉簇小,節間稀,葉面平滑或略有皺縮,色綠或紫。肉質莖棒狀,下粗上細。苗期較耐熱,可作秋季或越冬栽培。如北京紫葉高筍、陜西尖葉白筍、成都尖葉子、南京紫皮香、盤溪萵筍等?! ? (2)早熟品種:多數葉片較長,呈倒卵形,頂部稍圓,葉面皺縮較多,葉簇大。節間密,莖粗大。成熟期早,耐寒性較強、不耐熱,多作越冬栽培。如北京鯽瓜筍、陜西圓葉白筍、上海小圓葉、南京白皮香、湖南鑼錘萵筍等。 三、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莖用春萵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當時天已冷涼,土壤溫度適宜,不需低溫處理。一般0.l畝(l畝=667平方米)苗床用種子50克~100克,可定植1畝(1畝=667平方米)地;苗床與大田的比例是1:10。播種要均勻,播后輕按一次,用踏板鎮壓,澆蓋10:1嘉美紅利細土,出苗前保持床土濕潤。播后7~10天出苗,經肥水管理一周后間苗株距2~3厘米。莖用秋萵苣在早秋播種,此時溫度高栽培困難,應采用低溫處理。將種子在冷水中浸6~7小時后,放入家用冰箱的下層,保持5~8度,經2~3天,有6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葉用萵苣的生長期比莖用萵苣短,除酷暑嚴寒栽培較困難外,其余時間可栽培。 2、定植:萵苣的苗齡30~50天,具有4~5葉真葉時定植。春季莖用萵苣一般在11月定植,12月至翌年1月之間因土溫氣溫過低不易發報不宜定植。晚播的苗可在經年2月上旬定植。其行株距一般早熟品種是16~20厘米見方,晚熟品種是26~33厘米見方?! ? 3、田間管理:春萵苣生長期長,定植后氣溫低,幼苗生長緩慢,年前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利用也少,一般在定植后澆一次水,成活后施兩次肥,可用嘉美內鉀德每畝每次5-8公斤,上凍前再施一次重肥防凍。年后應施追肥促進葉叢生長。當花莖開始膨大時供應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以利形成肥大的嫩莖。 秋萵苣在高溫干燥缺肥的情況下很易抽薹。因此,在管理上要勤水、勤肥,水肥均勻,促進嫩莖迅速粗壯肥大。 生菜生長期短,食用蓮座葉或葉球為主,為加快生菜的生長,也應勤水、勤肥,加速葉片的生長。 萵苣的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及蚜蟲等。霜霉病、斑枯病的防治方法,是適當控制栽植密度,防止田間積水,采用和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輪作,摘除老葉病葉銷毀或深埋。藥物防治可噴灑1:1:(150~2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1:500液,每隔10~14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 ?/p> 菌核病的防治是,在播種前用1:1O的食鹽水漂去混在種子中的菌核。在生長期中應拔除病株清除枯老葉片集中燒毀,避免菌核遺留在田中。發病可用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30%甲霜惡霉靈、70%甲基托布津噴施1-2次防治?! ?/p> 四、采收留種 葉用萵苣在葉部充分長大或結球堅實時便可采收,一般每畝產500~750公斤。莖用萵苣一般在莖部膨大、莖高30余厘米、莖頂端與最高葉片尖端相爭時采收。早熟品種在4月中下旬可以采收,每畝可收900~1000公斤。晚熟品種最遲可延至 6月上旬收獲,每畝可收1500~2000公斤;加工用的晚熟品種可收2500~3000公斤。秋高筍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一般每畝可收1000公斤,高產的可達2000~2500公斤?! ? 留種的栽培技術基本上與春萵苣大田栽培技術相同。春季盛產期進行片選,除去不符合該品種的植株,并使行株距加大至33厘米見方。間苗后要施肥,促使花莖生長分枝,5~6月間酌量除去下部分枝,并設立支柱?;ㄆ诳裳永m兩個月以上,待大部分種子成熟時整株割下,暴曬數天后援下種子,經風選除去癟子、冠毛及其他枝葉碎片后,貯藏各用?!?/p> |
|
來自: 美美的添 > 《大棚蔬菜種植,農藥,化肥,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