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斬斷上帝之鞭的殘陽

     昵稱31747617 2016-04-11

    基督誕生451年夏天,6月20日,這是如今的城市——香檳沙隆旁的高盧卡塔隆平原一個本應平常的日子——拜上帝庇佑,以羅馬之名統領這片領土的守護者,羅馬的奧古斯都和凱撒,元老院的執政官,東部帝國的共治者和西部帝國的英白多拉和最高祭司——瓦倫丁尼安三世(Flavius Placidus Valentinianus)在位26年。

    然而就是在屬于這位偉大帝國統治者治下的不起眼的空地,在這一天將永遠被記載于史冊——在平原的南方,埃提烏斯和狄奧多里克國王率領的羅馬帝國和西哥特的軍隊正在趕來,而他們的目標則是阻止那個將眾多北方游牧部落驅逐至此,將帝國邊陲的城市變為燃燒廢墟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匈人大軍,此刻這些仿佛歐洲民族眼中的地獄惡魔一般的軍隊已經在如今沙隆城外不遠處的高地安營扎寨,他們的下一部目標將是繼續南進,直到將鐵蹄遍布帝國地中海的心臟乃至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

    正如每個人疑惑的那樣,為何曾經被譽為古典世界超級大國的羅馬帝國會任由蠻族進入到高盧的腹地?甚至需要同樣是異國的哥特人的協助?

    讓我們暫時把時間倒退,來看一看帝國究竟發生了什么。

    AD395年,被后世譽為狄奧多西大帝的英白多拉(Imperator,拉丁語中最高統帥的意思,即后來英語語境中的Emperor皇帝一詞的由來)——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奧古斯都逝世,作為三世紀危機之后最后一位統一羅馬的中興之主,他留下了廣袤的帝國,但是在這之后,他的遺詔卻多少令人出乎意料——盡管在此之前他就根據戴克里先的共治制度將次子霍諾留烏斯封為帝國的共治者,但是當遺詔宣布將羅馬分為東西兩部分(筆者注:即現代語境中的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交由自己的兩個兒子:之前提到的次子霍諾留烏斯和長子阿卡狄烏斯管理時,多少還是令當時的人有所疑慮。

    盡管共治已經是羅馬帝國自克服三世紀危機以來的一個重要管理方式,將帝國的權利劃分給最多四人,東西兩部分各有一個正帝和副帝,但是讓這兩個16歲的青年來掌管帝國的兩個部分無疑是一場冒險,更不用說在看似恢復和平與力量的帝國內外,早已經是危機四伏——狄奧多西時代內戰結束不到一年,但陣痛依然沒有散去,收效甚微的改革盡管勉強維持了帝國從2世紀以來的固有疆域,卻沒能保持羅馬能夠擁有當時哪怕半數的軍事力量,而腐敗和從未決斷的政治斗爭更是讓帝國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如所謂的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帝國的東方,作為近百年對手的波斯人正蠢蠢欲動,統治他們的早已不是2世紀被羅馬軍團攻破并劫掠泰西封和蘇薩的帕提亞帝國,而是不斷襲擾帝國邊境甚至大打出手的薩珊王朝,盡管在尤里安兵臨泰西封之后薩珊帝國與羅馬簽訂了象征性的互不侵犯條約,狄奧多西也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引起兩國矛盾的亞美尼亞問題,但帝國自然不得不利用東部幾乎全部的力量來防御可能發生的進攻乃至戰爭。

    不過盡管如此,波斯人依然是可以預料和抵御的敵人,東部帝國依然有足夠的軍力和作為后方的敘利亞和埃及,更有著仍然可觀的軍隊——他們構筑的防線很好的保證了帝國東部的安全,卻也令帝國的重點防御幾乎全部集中到了東方,因為這意味著色雷斯地區除了那些城市里的衛戎軍團不會有更多的野戰軍團了。

    然而真正糟糕的確是帝國的北部防線——從高盧至多瑙河,這里在帝國強盛時期曾有著甚至可以進軍至更北方的野戰軍團和駐守于堡壘和城市之中的衛戎軍團,然而自三世紀來的內戰不但消耗了帝國的兵員,更消耗了帝國的國庫,使得大量的軍團幾乎無法維系,而卡爾卡拉(羅馬帝國元首Caracalla AD 198–217在位)將公民權賦予帝國境內全部自由人的做法更使得原本依靠非公民作為征兵來源的輔助軍團也陷入無兵可用的境地,比起相對充裕且還能帶來大量賦稅和財富來維系職業軍人的帝國東部,帝國西部只能依靠雇傭軍和非帝國統治的異國同盟來維系北方的防線。

    不過這樣的做法雖然無法保證西帝國能夠擁有可靠而忠誠的邊防軍,卻起碼能夠在必要時起到牽制的作用——甚至那些因為漸漸嚴寒的氣候而進入帝國境內的蠻族也依靠內戰的戰功成功地成為帝國的公民,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斯提利科(Flavius Stilicho AD359-408)這位在霍諾留烏斯成年前統治西部帝國的將領便是一位出身自蠻族的羅馬將軍,在他的威信和手段之下,哥特人企圖進入羅馬帝國疆域的行動幾乎全部化為泡影,當他接受自己曾經的領袖狄奧多西之委托輔佐霍諾留烏斯時,這位蠻族出身的羅馬人自然也在為帝國鞠躬盡瘁。

    或許直到這時,兩位年輕皇帝接手的羅馬帝國依然能夠維系自己千年來的榮耀(從約BC800羅馬建城----AD395羅馬正式分治約1195年),然而隨著這兩位在擔憂和陰謀之中成長的皇帝成年,一切都改變了。

    AD406年12月31日,因為對抗哥特人而缺乏兵力的萊茵河防線最終被突破,這使得斯提利科受到了威信上的第一次挫傷,但隨后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不列顛尼亞將軍克勞狄烏斯自立為君士坦丁三世,帶領高盧和不列顛的軍隊叛亂,這令原本就兵力匱乏的西部帝國更加雪上加霜,為了應對這突發局面,斯提利科被迫求助于元老院,結果等待他的不但不是允諾的資金援助(他試圖將這筆資金交給哥特人之王亞拉里克來暫時防止他襲擾東部帝國),而是污蔑他謀殺東部帝國禁衛軍團長魯非努斯的罪名,和以此為借口發起新一輪叛亂的帕維亞叛軍,以這些為借口宣布他不作為的元老院和他輔佐的霍諾留烏斯罷免了他的職位,并且將他囚禁在拉文納,這位忠誠的將軍在隨后的兩年因擔心帝國會因此陷入進一步紛爭而選擇不為自己申辯,直到AD408年的8月,他被自己一直效忠的帝國元首處以死刑,他的兒子被人謀殺,其定居于意大利的族人,甚至僅僅只是擁有其族人血脈的羅馬公民也遭到了血腥的屠殺。

    無論這些捏造的罪名是霍諾留本人還是他聽信讒言,至少這位年輕的皇帝沒有讓那些擔心他的人失望——這一自毀長城的做法終于推動了西部帝國走向毀滅的齒輪,盡管他于AD409年正式登基使得高盧叛軍失去了法理支持,但哥特人和被帝國屠殺驅逐的復仇者們組成的軍隊依然渡過了萊茵河,在AD408年包圍了羅馬,而在拉文納的霍諾留烏斯則只能期待所謂的援軍,可惜失去了斯提利科的西部帝國,卻在兩年中不斷地上演千年來的政治斗爭和軍事紛爭,最終在這位奧古斯都和意大利軍團的面前,哥特人的復仇大軍攻破了永恒之城羅馬,盡管這里早已不是帝國的首都,但對于西部帝國依然是有力的一擊,因為這無異于告訴所有人——羅馬帝國的西部已經不堪一擊。

    而看到這一點的,除了日耳曼部落們之外,還有同為兄弟的東部帝國,以及曾經在北方擊敗了哥特人和汪達爾人的匈人部落,也就是本文的另一位主角。

    自然現在,我們的上帝之鞭還沒出場,匈人——Huns這個民族也不過剛剛大量出現在羅馬人和其他歐洲民族的面前,這個民族的漢語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匈奴,當然實際上他們和匈奴除了都是草原游牧民族之外沒有任何相似點,這些長相類似現代中亞人和北歐人混血,而且喜歡把腦袋綁地非常畸形的馬上民族正因為小冰河期帶來的寒冷不斷南下,自然地,他們與看似強大的羅馬帝國不可避免地交手,在395年,他們第一次襲擾了色雷斯地區,而在隨后的AD400年到AD431年之間,他們的襲擾最終使得將主要力量集結在東部與薩珊帝國進行戰爭的東部帝國每年繳納錢財(盡管實際上這對于東帝國來說并不是什么高昂的成本)并且允許他們在帝國境內進行貿易。

    當然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薩珊帝國與羅馬之間打得熱火朝天,缺乏防御的巴爾干地區自然對于匈人來說是無人之境,而對于擁有君士坦丁城墻就能高枕無憂地住在的新羅馬(NOVA ROMA 即君士坦丁堡)的元老和官僚以及奧古斯都本人來說,色雷斯也不過是一片不好防守甚至必要時可以拋棄的地區,以至于AD435年,當匈人以東帝國撕毀協議再次宣戰時,除去阿斯帕爾將軍的軍隊之外,匈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攔,當443年他們襲擊君士坦丁堡之際更是讓疏于防范的羅馬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然而就像新羅馬城里高枕無憂的那些統治者想的那樣,匈人面對高聳的君士坦丁城墻束手無策,但他們也不愿意讓匈人一直圍著自己的首都,更無法快速地從東部調走三年前還在對付波斯人的軍力,于是他們又一次選擇了簡單而且對他們來說成本更低廉的方案:給錢。

    得到了資金的匈人自然也將之視為兩全其美的協議離開了,就在他們回去之后,部落就發生了一場決斗——兩位出色領導者的對決,最后的結果是其中之一的布萊達死去,而成為匈人部落最高領袖的自然就是后世稱之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了。

    盡管在之后,阿提拉對東羅馬帝國的軍事行動沒有取得太大進展——那面古代世界堅不可摧的城墻令他望而卻步,而東帝國在色雷斯重新部署的軍力也令他明白東羅馬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對他們的襲擾和掠奪容忍,為了避免與帝國正面交鋒,他選擇了繼續與東帝國保持和約,而同樣的,東帝國也無數次暗示他們還有另一個值得他去看看的兄弟——西羅馬帝國。

    但是上帝之鞭的故事自然不會止步于此,當西羅馬帝國衰落的信號傳出之際,阿提拉自然也不會干坐著,不過他也明白,對于東帝國的襲擾已經讓羅馬人對他產生了戒備,盡管西帝國已經危機四伏,但是就在歐洲的力量來看,承認了西哥特王國和汪達爾王國地位的西羅馬已經收縮了防線,甚至也成功與日耳曼蠻族議和,自然與全力和曾經阻擋了自己的波斯人(在AD434-439年,他曾經對薩珊帝國發起進攻)對峙的東帝國截然相反,所以要直接揮師西進,就算殺敵一千也要自損八百,就算匈人帝國擁有廣袤的地區,作為游牧部落的自己即使面對茍延殘喘的西帝國也不得不多加小心,即便自己真的能夠擊敗羅馬,也難防止自己麾下的東哥特人和勃艮第人背叛,更不說那些在帝國境內定居的日耳曼諸國早已經成為了羅馬的蠻盟,如果自己貿然宣戰那么后果不言而喻了。

    因此他做了一個令西帝國求之不得的決定——結盟。

    而這個決定也讓自己的一位舊友,羅馬將軍埃提烏斯(Flavius Aetius,AD396年-454年)覺得合理,更令我們親愛的“一代明君”霍諾留烏斯的后繼者瓦倫提安三世感到欣慰,作為誠意,阿提拉早已打擊了東哥特人和巴斯克人使其臣服,似乎這場兩全其美的和約就要達成了。

    但可惜,歷史永遠都是伴隨著無數巧合和可能性的,就在這種時候瓦倫提安三世的姐姐霍諾利亞為了逃避與一名官員的婚姻,居然向阿提拉提出了婚約(甚至有記載說她直接向阿提拉寄了一枚戒指),作為回應,將之當作自己未婚妻的阿提拉自然應允,但是他的條件卻獅子大開口了起來:要求羅馬帝國西部一半的地區作為嫁妝——這樣的提議瓦倫提安三世自然不可能答應,以求婚不合法的理由回絕,而這次事件也令阿提拉第一次說出了進攻帝國西部的威脅,不過真正讓西帝國遭遇匈人鐵蹄入侵的契機,還是發生在隨后的事情。

    就在這一年,薩利昂法蘭克國王墨洛維逝世(筆者注:此處缺乏足夠詳實的記載),陷入王位紛爭的法蘭克人同時向阿提拉和西羅馬帝國求援,而內外交困的西羅馬自然沒時間處理他國的問題,于是這便成為了阿提拉的軍隊揮師進入高盧的最好理由,更令他覺得此為天賜良機的是——東羅馬奧古斯都狄奧多西二世在騎馬時摔死,新的繼任者馬爾西安(Flavius Marcianus Augustus AD450-457)

    而此時,高盧地區名義上卻仍然是羅馬帝國的領地,這樣的行動意味著什么,作為阿提拉多年好友的埃提烏斯自然非常明白,AD451年4月7日,阿提拉麾下由匈人,東哥特人,勃艮第人,阿蘭人,薩克森人組成的近10萬人(現代估計實際約5萬-8萬)的大軍攻陷了梅斯,并且開始南下,埃提烏斯也開始受命集結羅馬和蠻盟們能夠征調的所有部隊,但眼下的西帝國遠不如自己的東部兄弟那么闊綽,更不說比起東部除了色雷斯和與薩珊交鋒的埃德薩地區外幾乎沒有損失,自己實際上控制的區域只剩下半個高盧和意大利半島,想要征調真正能與阿提拉匹敵的軍隊,短時間內是肯定無法完成的任務。

    不過就像上帝庇佑著早已破落不堪的帝國一般,這一次羅馬人不但獲得了蠻盟們的援助,更得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盟友——西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一世,這位與埃提烏斯作對了幾乎一生的哥特人將領親自率軍加入了羅馬的聯軍,讓西羅馬聯軍終于能夠在數量上與阿提拉的聯軍叫板了,而正在襲擾奧爾良的阿提拉得到這個消息之后立刻北撤,在沙隆地區集結了所有能夠集結的聯軍兵力,而羅馬聯軍自然不會放任他集中力量,埃提烏斯斷然選擇帶兵北上與自己的老朋友針鋒相對,于是就出現了本文一開始的場面——這場古典時代西歐地區最后的大規模戰爭(如果不算羅馬帝國6世紀對西部的再征服)就此拉開了帷幕!

    正如任何一場戰爭一樣,雙方自然會在開戰之前完成陣型的布置和安排,匈人士兵固然驍勇善戰,然而羅馬軍隊雖早已不現曾經的輝煌,卻依然為適應新的戰爭做出了應有的變革——雇傭兵和其蠻盟軍隊雖然不如曾經職業化的輔助軍團配合羅馬軍團那樣高效而強勢,可依舊是不可小視的力量,更不提作為右翼的哥特軍隊——不但士氣高昂而且在與羅馬的戰爭中也得到了十足的歷練,甚至是阿提拉軍隊引以為豪的匈人騎兵們,也不一定能夠保證消滅那些哥特騎士們,畢竟能夠帶著數萬夾雜著難民的叛軍擊敗當時還相對具有一定力量的西羅馬軍團,讓自己的老友甚至頭疼到現在,已經說明這些哥特士兵的戰斗素質和狄奧多里克這位曾經的羅馬蠻盟將軍——如今的西哥特國王的指揮水平了,埃提烏斯將自己和哥特人的軍隊布置在左右兩側,把蠻盟的阿蘭騎兵布置在中央,其意味自然不必多言。

    但是匈人王也有自己的一番考慮,無論是進攻哥特人還是羅馬人都有可能遭到相當程度的打擊,但他對自己的戰士們信心十足,將自己帶領的匈人騎兵布置在中央,而東哥特人則負責對付自己曾經的兄弟——西哥特人,至于羅馬人則交給日耳曼人來對付。

    因此布置在中間的阿蘭軍隊,便注定將成為匈人聯軍的首要打擊目標,他對士兵們如此說道:在那個點上尋求迅速的勝利。(以下內容較為小說化,僅供參考)

    隨著進攻開始,匈人對聯軍的中央的右翼率先發起了沖鋒,埃提烏斯如此布陣來面對匈人并非沒有考慮,羅馬軍隊能夠堅持對抗匈人,盡管中間的阿蘭軍隊相對可能較為弱勢,但是只要哥特人能夠及時回援,那么就不會令羅馬聯軍組成的左翼陷入被包圍的境地,自然阿提拉的打擊方式顯然符合了他對此的判斷,然而令他略為意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匈人居然選擇在切入中央之的阿蘭后,轉而包圍西哥特軍。

    盡管后期的西羅馬軍隊不乏異族騎兵,但要與匈人對抗顯然從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堪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并非單單是裝備上的差距,作為雇傭軍的蠻族騎兵和征召的騎兵們在匈人高昂的士氣和豐富的作戰經驗面前使得他們身上的相對光鮮的甲胄不過是華麗的裝飾,而羅馬引以為傲的重步兵與標槍及輔助騎兵的戰術組合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的帝國軍隊早已今非昔比,這支雜牌軍能夠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擁有那時的紀律性就已經不錯了,被隨后趕來的匈人步兵糾纏而陷入了混戰之中的羅馬軍隊根本來不及回援哥特人,這場戰斗似乎已經注定了結局——失去哥特盟友的羅馬聯軍根本無法獨自對抗匈人,而布置在中央的蠻盟軍隊從一開始就幾乎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在這樣的戰局之下,匈人擊潰哥特人后將輕松地沖擊羅馬軍隊的后翼使其潰散!對于自己這位老朋友,埃提烏斯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他手下的軍隊和阿提拉相比實在是略顯疲軟,西羅馬累積至今的各種弊病在這支“雜牌軍”身上幾乎一瞬間就暴露了出來,而在意大利繼續以“維持穩定”之名保護帝國的軍團卻還因為帝國湊不齊軍費而保持著“待命”,這場戰斗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勝算。

    然而令他和阿提拉都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哥特人以騎兵為先鋒,在國王的帶領下傾力反擊,將側翼包圍他們的匈人硬生生地趕了回去,盡管在過程中國王狄奧多里克中箭落馬身亡,哥特軍隊雖然陷入了短暫的混亂,卻馬上在王子托里斯蒙德的帶領下恢復秩序,將匈人和其聯軍壓了回去,失去陣腳的匈人軍隊在慌亂中向左撤退,正好遭到了羅馬軍隊的迎頭痛擊,而原本進攻哥特人的蠻族也在這攻擊之下率先退出了戰場,之前糾纏著羅馬軍隊的匈人及陷入中央包圍的殘兵就沒那么幸運了——幾乎大部分都成為了哥特人戰馬和羅馬人投標下的冤魂。

    這樣近乎戲劇性的轉折令阿提拉別無選擇,隨著自己盟友的潰散,他不得不率軍撤退,但是戰斗還沒有結束,回到駐扎的營寨,他立刻下令就地防守,此時他依然擁有一定的力量,不過面對仍然保持著巨大實力的聯軍,他顯然只能依靠弓箭手和剩余的步兵來組成防線防止在撤退時被追擊了。

    而追隨而至由托里斯蒙得帶領的哥特騎兵卻在追擊中與大部隊脫節誤入陣地,一番血戰差點讓這位王子見了自己的父王,好在自己的隨從拼死相救才讓他成功回到了軍中。

    同樣前來追擊的埃利烏斯和他的衛隊也與羅馬軍隊失散,于是他只能在西哥特人的軍營里過夜,至少天亮之時,羅馬軍隊才知道——他們居然真的擊敗了阿提拉,這位被譽為“最后的羅馬人”之一的將領和他的聯軍成功地擊敗了上帝之鞭!

    這下輪到羅馬聯軍來商議如何徹底干掉阿提拉了,有人主張強攻,也有人主張圍困,至少在座的的幾乎每個人都打算依靠這個機會,將阿提拉徹底置于死地,永遠根除這個讓羅馬帝國難堪,更把日耳曼部落趕出自己原本家園的民族。

    但是也有人不是這么想的。

    就在眾人為此爭論不休時,埃提烏斯突然提醒這場戰斗最大的功臣托里斯蒙德——如果自己不趕緊回去坐穩王位,西哥特王國會發生什么不必多言。

    經過這樣一點醒,托里斯蒙德立即帶領西哥特軍隊向本土撤退。

    失去了哥特盟友,聯軍立馬失去了巨大的優勢,數日之后,這支聯軍就撤回了南部,除去本身就效忠羅馬的部隊,其他軍隊全部解散回到了自己的領地。

    埃提烏斯為何要放阿提拉一馬?作為一名精明的政客他自然明白未來成為帝國最大敵人的不會是如今在這一擊之后日薄西山的匈人,而是這些拉丁化的日耳曼人,他們已經在帝國舊有的領地扎根,學習了帝國的文化甚至帝國強大時期傳承的戰術和科技,他們才是帝國真的麻煩,而作為曾經的好友,他自然也不希望置阿提拉于死地,而是希望他吸取教訓不再進攻帝國。

    可惜,這不過是他的一廂情愿。

    后續

    顯然,他的朋友沒那么熱愛和平,在沙隆之戰后不到一年,他就帶領部隊繞過高盧進入阿爾卑斯山企圖直取意大利,而這一次埃提烏斯鞭長莫及,瓦倫提安三世也聞風從拉文納逃往羅馬,而那些沒拿到工資的職業軍人們,除了保護奧古斯都的赫拉克勒斯軍團和朱庇特軍團外幾乎沒有任何人愿意履行職責,不過在埃提烏斯火速趕回之前,利奧教皇竟然親自出馬說動了阿提拉讓他還師北去。

    至此,匈人的威脅才真正地從帝國的領土上結束,因為兩年之后,阿提拉死在了自己的婚禮上,這位昔日叱咤風云的上帝之鞭以一個符合蠻族領袖的方式死去,多少也令人唏噓和慶幸。

    而他的匈人部落在他死后則發生了分裂,最終他的兒子在進攻東羅馬帝國的過程中被擊敗,東帝國及其蠻盟的軍隊追殺至多瑙河,將試圖在達西亞定居的匈人部落全數摧毀,而他兒子的首級則被斬下送往君士坦丁堡——被那些曾經屈服于他父親的敵人們當作戰利品掛在了新羅馬的城墻上,而剩余的匈人則漸漸融入了羅馬軍隊,成為了軍團的成員。(一說被送往競技場當作踢球的道具)

    他的死更是讓西哥特王國和羅馬帝國同時收獲了名聲,曾經擊敗過上帝之鞭的兩個國家都證明了自己的勝利,這樣的威名對于出于危機之中的西羅馬帝國自然不必多言,至少現在沒有人敢于打包票說自己能夠擊敗那個戰勝了上帝之鞭的埃提烏斯所效忠的西羅馬帝國了。

    然而隨著瓦倫提安三世在三年后以謀反的罪名殺害了擊敗上帝之鞭的英雄埃提烏斯,這位奧古斯都再一次把帝國帶入了更加危險的境地,內戰再次爆發,隨后的數十年里西羅馬奧古斯都之位幾度易手,最終事實證明這位自毀長城的元首也成功地推動了帝國滅亡的多米諾骨牌,AD480年隨著最后一位合法元首尼波斯死去,在內亂和日耳曼民族控制之下的西羅馬帝國徹底滅亡,西部帝國的一切統治權被交還給了遠在新羅馬的東部,這個曾經控制著半個地中海世界的帝國沒有毀于異族入侵,也沒有毀在上帝之鞭手上,恰恰是深陷政治斗爭和腐敗權力的奧古斯都和那些所謂忠誠的官僚們一次次推倒了帝國的長城,讓帝國從此消失。

    隨后,東哥特人,法蘭克人,西哥特王國和汪達爾王國瓜分了西部的領地,盡管他們建立了獨立的政權,但依然名義上效忠著東帝國,令人諷刺的是這些瓜分了西部帝國的蠻族反而建立了相對和平的秩序,這是曾經的西帝國所無法做到的事情,而曾經的帝國公民們也終于可以松一口氣,至少現在看來取代風雨飄搖的帝國的蠻族們,成為了合格的秩序維護者。

    可這場和平注定不會持續太久,AD533年,曾經拋棄了西部帝國和公民的羅馬帝國軍團再一次出現在了曾經屬于西帝國的非洲領地上——這些武裝到牙齒乃至戰馬的東帝國復仇大軍將用騎槍和鐵蹄奪回帝國的在西部的權力,而這場再征服帶來的毀滅,也將徹底把西歐推向中世紀的黑暗……

    斬斷上帝之鞭的殘陽--沙隆戰役

    本人是一名金融分析師,愛好研究軍事戰爭。做投資,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你現在的狀況,那么需要一位軍師助你操控大局,一次選擇,就是一次轉折!一次嘗試,就是一次機會!如果有在現貨投資上面不太如意的朋友可以加我V信:szjk0524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狠狠|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加勒比无码人妻东京热|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A三级三级成人网站在线视频| 日韩系列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合集|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无码|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成年视频人免费网站动漫在线 | 黑森林福利视频导航| 巨茎中出肉欲人妻在线视频|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手机看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软件|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AV剧情偷闻女邻居内裤| 欧美 日韩 亚洲 精品二区| 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在线|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 婷婷丁香五月六月综合激情啪|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