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頭暈、惡心、頭痛、失眠、舌苔變厚、脾氣變得暴躁、易怒,此外還會出現大便干結、小便發黃等癥狀。注意戒煙、戒酒,多吃些苦瓜,多喝些菊花茶。 女性:月經不調,月經過少,月經提前或延后,甚至閉經,經前失眠。此外,出現惡阻癥狀,如口吐苦水、嚴重挑食、食欲不振、口苦頭暈,這些癥狀經常出現于女性孕后,可吃些芹菜、白菜等。 小兒:分虛、實兩種,虛火旺盛表現為心煩、口干、低熱、盜汗等;實火旺盛表現為口干、反復口腔潰瘍、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多喝綠豆湯,能快速降火,尤其對于脾氣暴躁的小孩有一定效果。 大家可以通過以上癥狀對顧客進行初步的診斷,以便對癥下藥。 藥店常用降肝火的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柴胡疏肝丸、舒肝丸、瀉青丸、養血清腦丸、當歸龍薈丸、左金丸、逍遙丸、加味逍遙丸、天麻鉤藤顆粒等。 1.龍膽瀉肝丸 功效:清肝膽,利濕熱。 適用癥:用于肝膽濕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濕熱帶下。偏于清肝膽火,并有利尿的作用。 2.柴胡疏肝丸 功效:疏肝理氣,消脹止痛。 適用癥:主治肝氣不舒,胸肋痞悶,食滯不消,嘔吐酸水。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 兩者區別 柴胡疏肝丸:功能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用于肝氣郁滯證; 龍膽瀉肝丸:功能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用于肝膽實火上炎證和肝經濕熱下注證。 3.舒肝丸 功效:舒肝和胃,理氣止痛。 適用癥:主治肝郁氣滯,胸肋脹滿,胃脘疼痛,嘈雜嘔吐,噯氣泛酸。主要有疏肝理氣的作用(注意:本品處方中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當歸龍薈丸 功效:具有瀉火通便之功效。 適用癥:用于肝膽火旺,心煩不寧,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脅肋疼痛,脘腹脹痛,大便秘結。處方中黃芩、黃連、黃柏均用,能清三焦火,藥力較強。 5.瀉青丸 功效:清肝瀉火。 適用癥:用于耳鳴耳聾,口苦頭暈,兩脅疼痛,小便赤澀。 三方區別 均用于肝火實證,同為苦寒直折法(方中的藥味都是苦寒的藥物),而瀉火之力以當歸龍薈丸為最強,龍膽瀉肝丸次之,瀉青丸較弱。 6.養血清腦丸 功效:養血平肝,活血通絡。 適用癥:用于血虛肝旺所致頭痛,眩暈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 7.左金丸 功效:具有瀉火,疏肝,和胃,止痛之功效。 適用癥:用于肝火犯胃,脘脅疼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 8.逍遙丸 功效:疏肝健脾,養血調經。 適用癥: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9.加味逍遙丸 功效:具有疏肝清熱,健脾養血之功效。 適用癥: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逍遙丸和加味逍遙丸的區別 加味逍遙丸是在逍遙丸中加入牡丹皮和梔子兩味中藥。 加味逍遙丸除具有逍遙丸舒肝益血、健脾和中的功效,還具有清肝熱、和營血的功能,常用于治療肝脾血虛、陰虛發熱、盜汗、心腎不交、怔忡不寧、面赤咽干、月經不調、小腹作痛、小便澀痛及內熱煩渴等癥。 10.天麻鉤藤顆粒 功效:具有平肝熄風,清熱安神之功效。 適用癥:主治肝陽上亢所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眼花、震顫、失眠;高血壓見上述證侯者。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高血壓患者。 1.柴胡甘草茶 中藥飲片:柴胡、甘草各3克。 功效:柴胡能疏肝解熱、鎮痛消炎,甘草則有助于清熱解毒。 適用癥狀:口干舌燥,嘴角破裂。 飲用方法:將柴胡、甘草放到茶杯中,用開水沖泡,擰嚴茶杯蓋,待溫度適宜時飲用。 2.枸杞菊花茶 中藥飲片:枸杞子10g,白菊花3g。 功效:清肝瀉火,養陰明目。 適用癥狀:眼睛疲勞,視力模糊,肝火旺盛。 飲用方法:將枸杞子、白菊花同時放入較大的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5分鐘后開始飲用。 玫瑰白芍茶 材料:玫瑰花、白芍各3克。 功效:緩解胸悶、煩躁情緒。 適用癥狀:玫瑰花可行氣活血、理肝氣、解郁;白芍斂陰柔肝,緩急止痛。 飲用方法:將玫瑰花、白芍放入茶杯中,倒入白開水,蓋嚴,待溫度適宜時飲用。 溫馨提示:家中有養生壺,用養生壺來加工以上保健茶效果會更好,飲用也會更方便。 芹菜苦瓜梨汁 材料:芹菜(新鮮)、苦瓜、黃瓜、梨、蜂蜜適量。 功效:瀉肝火,解肺胃郁熱。 適用癥狀:芹菜味辛、甘、性涼、清熱平肝,有健胃、降壓等功效,再加上其它的清熱蔬果,有清熱解毒、養肝滋陰的作用。對于口苦、口臭、大便燥結、多眼屎等屬肝火旺者有一定效果。 飲用方法:取以上4種瓜果,一起榨汁,濾去渣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即可。口干舌燥、眼睛分泌物多時可每日飲用1次。 除了以上介紹的中成藥以及食療之外,要滅“肝火”,日常還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飲酒,不吸煙;多飲水,多參加戶外活動;保持好心情,控制好情緒等。記得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大家都在這個季節為肝“滅滅火”。 由第一藥店·藥店人綜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