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燕麥多么多種,到底該選哪種?高鈣的營養麥片會更好嗎?怎樣知道是不是純燕麥片? 國內市場上的燕麥,根據煮食的麻煩程度,可大致分為3類: 1.需要煮的燕麥米 這是市場上加工程度最低,也是營養保存得最完整的燕麥。 燕麥米吃起來飽腹感強,而且非常粘稠,這是β-葡聚糖所致,β-葡聚糖有降低膽固醇、控制血糖、調節腸道等功效,燕麥米的健康功效是這幾種燕麥中最大的。 燕麥米比較難熟,用高壓鍋至少要煮個45分鐘左右,可以加入大米或其它各種五谷雜糧豆類。 超市銷售燕麥片的貨架上,一般較難找到燕麥米的身影,可嘗試去賣散裝雜糧的地方找找。 2.需要煮的燕麥片 這種燕麥片是用燕麥粒壓扁制成的,一般分成傳統燕麥片和快熟燕麥片兩種,后者加工得更深,壓得更薄,質地更軟。 它在營養上雖不如燕麥米,但其蛋白質含量仍然高達12%~15%,而且富含膳食纖維、鈣、鉀、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還含有具有保健功能的β-葡聚糖。 這種燕麥片比燕麥米更好煮,傳統燕麥片需要煮10分鐘左右或微波爐加熱3-5分鐘,快熟燕麥片煮的時間更短,或放入微波爐高溫煮1-2分鐘就可以了。吃的時候還可以加入牛奶、豆漿、干果、雞蛋、肉類等。 3.開水即食的燕麥片 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燕麥片,它在加工程度比前兩種都深,營養價值上比需要煮的燕麥片可能稍遜色些,看起來更散碎,但仍看得清形狀。另外,在在包裝上通常有“即食”或“免煮”的字樣。 這種燕麥片不需要加熱,直接加入80℃以上的熱開水泡5分鐘左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牛奶、豆漿、干果、雞蛋、肉類等。 此外,還有不完全是燕麥的產品,比如: 冷牛奶也能泡的“谷物早餐” 這類產品大多經過膨化處理,口感非常脆爽。 在谷物成分上,除了燕麥,還有大米、大麥、小麥等谷物,因而燕麥的健康功效比較低。不過,它強化了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而且食用方便,加入牛奶、酸奶、豆奶、豆漿等即可食用。 又如,速溶的“營養麥片” 營養麥片不一定是以燕麥作為主要谷物(甚至不添加燕麥),也可能以小麥、大米、玉米等作為主要谷物,并加入植脂末(奶精)、白砂糖、麥芽糊精、食用香精等。 營養麥片在營養價值上遠不如純燕麥片,它的蛋白質含量一般不高于5%;糖分更多,血糖生成指數升高,飽腹感降低;植脂末的添加也可能帶入反式脂肪酸,過量的反式脂肪酸可引起人體血脂代謝異常,升高“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也可能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此外,有些營養麥片即便加入其它營養素,如聲稱“高鈣”等,其實營養價值上未必比純燕麥片更高,選購時可對不同產品的營養成分表做一番對比。 相比而言,國外的早餐麥片中,除了各種谷物(如小麥、燕麥、玉米、小麥胚芽),還會加入水果干、堅果、豆類等,這樣的麥片會更健康些。 那么,選哪種燕麥產品好呢? 方便烹調的人,建議首選需要煮的燕麥米或燕麥片; 不方便烹調的人(如學生黨、忙碌上班族),以及那些消化不良的人,建議選擇開水即食的燕麥片(當然,也可選擇冷牛奶也能泡的“谷物早餐”); 三高人群首選需要煮的燕麥米或燕麥片。 如何判斷是否為純燕麥片? 判斷是否為純燕麥片,可以先看配料(表),是否只有“燕麥片”或“燕麥”或“100%純燕麥”這樣的字眼,如果是,就是純燕麥片;然后,再看看營養成分表,純燕麥片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2%以上;另外,純燕麥片的包裝相對簡單,一般不是很起眼,當然這不絕對。 此外,挑選燕麥片時,同類產品盡量選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更高者;生產日期越近越好,有機、綠色的更佳,是否進口看個人喜歡。 總結: 1.燕麥主要有哪幾種?(①需要煮的燕麥米、②需要煮的燕麥片、③開水即食的燕麥片) 2.要選哪種燕麥?(有烹調條件的首選①和②;不方便烹調的學生黨、忙碌上班族,及消化不良者可選③;三高人群首選①和②) 3.如何識別是否純燕麥片?(配料里只有“燕麥”,蛋白質≥12%) 4.如何烹食燕麥?(買包純燕麥片回來,詳見包裝) 作者:劉萍萍,新浪微博&微信公號:劉萍萍生活營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