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首次登上宇宙飛船遨游太空,繞地球飛行一周后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壯舉實現了自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使人類能夠從一個新視角對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了更好的了解。聯合國大會于2011年4月7日通過決議,決定將每年的4月12日定為“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也稱“世界航天日”。
1965年6月,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2003年10月,中國“神舟五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被送上太空。
“嫦娥奔月”是中國古老的神話之一,這個古老的傳說不僅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也承載了中華人民數千年來對探索月球、探尋宇宙奧秘的偉大夢想。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后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1992年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被順利送上太空,16日清晨返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 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事件,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12月29日發行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金銀紀念幣1/3盎司圓形彩色金質紀念幣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金銀紀念幣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實現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為銘刻和紀念我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的這一偉大科技突破,2008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1/3盎司紀念金幣 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1盎司紀念銀幣 發展載人航天是當今各國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一個國家如果能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不僅僅是國力的體現,而且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民眾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強凝聚力。 中國航天普通紀念幣 2015年央行發行了中國航天普通紀念幣、紀念鈔,一時之間“航天”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個看似離普通民眾很遙遠的事情,卻實實在在的通過發行紀念幣的形式被大家熟悉和喜愛,這也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航天夢,中國夢,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