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2,與飛船與關的故事 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為每年的4月12日,這是聯合國大會2011年4月7日作出的決議。 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同時重申空間科學和技術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 ![]() 1970年4月11日,一個風景如畫的春日,美國阿波羅13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39號發(fā)射場的A機位發(fā)射升空。 踏上旅途 在火箭發(fā)射后56個小時,當航天員距離地球32萬公里時,阿波羅飛船服務艙的氧氣罐發(fā)生了爆炸,這使得航天器的主要部件失靈,迫使航天員緊急躲到登月艙中避險。 由于無法著陸,阿波羅13號的航天員改變了方向,借用月球的引力做“彈弓”,繞過月球背面徑直返回地球。 經過一系列的地面指揮中心與航天員的配合操作,3天后,航天員終于安全地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并濺落在太平洋上。 從爆炸發(fā)生到返回地球,整整用了4天,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這是航天史冊上唯一一次飛船在太空爆炸,宇航員還能成功安全返回地球。 事后進行的調查終于查明了真相。1965年,指令艙進行過多項改進,其中之一是將氧貯箱中的加熱器電壓由28伏提高到65伏,但加熱器上的熱穩(wěn)定開關沒有進行相應的修改,電壓仍然是28伏。當工作后,熱穩(wěn)定開關就融化了,于是……bang! 因為宇航員成功返航,阿波羅13號登月計劃被稱為“偉大的失敗”,也許他們本來是想超越曾經蘇聯人加加林“偉大的成功”,但最后卻功虧一簣。 ![]() 加加林全名為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1934年出生于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區(qū)的克盧希諾鎮(zhèn),父母都是集體農莊莊員,屬于白俄羅斯人。 加加林的家庭在他幼年時并不富裕,為了讓家里的生活過得舒服一些,他在中學的時候就停止了學業(yè),進入工廠做工,以便讓家里在經濟上寬裕一些。 1959年,轟轟烈烈的宇航員選拔開始,有3400余名優(yōu)秀的飛行員參加了這次選拔活動,加加林在這次選拔中表現優(yōu)異脫穎而出。成為眾人矚目的宇航員入選者。加加林一行二十人在莫斯科宇航員訓練中心參加了培訓。培訓非常的嚴格,加加林成績突出,信念堅定,機智果敢給上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成為蘇聯第一名宇航員。接著,他加入了蘇聯共產黨。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克努爾發(fā)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于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卡村地區(qū),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愿望。他駕駛的東方1號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載人進入外層空間的航天器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飛行任務中,駕駛著米格-15教練機遭遇飛行事故,不幸身亡。加加林遇難的時候才只有三十四歲,可謂風華正茂,實在令人嘆息。此刻蘇聯與美國的太空競爭越演越烈,加加林遇難后的第二年,美國宇航員就成功登臨月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