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花 文 ∕ 王進玉 媽媽,我發現了一朵萱草花 她就盛開在距離母愛最近的那個地方 我還聞到了她甜美的芳香 聽到了她呵護的話語 看到了她舒展的微笑 每一個寂靜的夜晚我都會夢到她 每一個受傷的日子我都會念到她 有人說她是游子的一顆孝心 她是兒女們永遠的牽掛 因為千百年來她始終都被尊稱為母親 在《詩經》的記載中 在孟郊的訴說里 在北屋,在堂階 她的身影總是那么熟悉 她的情懷總是那么深切 媽媽,我發現了一朵萱草花 您看,那是一朵金貴的母親花 注: 1、萱草,又名諼草,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 2、對于萱草,即諼草的最早文字記載,見《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3、北屋,亦指北堂,古代為母親的居室。《詩經疏》里有:“北堂幽暗,可以種萱”一說。古時候當游子要遠行時,一般都會先在北堂種萱草,以此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4、堂階,廳堂前的臺階。唐朝詩人孟郊曾在《游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作者介紹: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青年學者,藝評家、書法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