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專家互動 熱點資訊 情感美文 楊永龍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 楊永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資深家庭教育研究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甘肅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省級培訓者團隊骨干。 從事家庭教育、學習方法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與實踐22年,長年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為數千人提供了心理疏導和心理幫助。并有多部育兒著作出版:著有《挑戰自我走向成功》、《走進健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案例選輯》等專著出版發行,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老師你好,我自己的性格是比較急燥的那種,看到十歲的女兒做事拖拖拉拉,如果和她好好說,她還不改,我就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大聲的訓斥她。現在女兒有時和大人說話,有時也會大呼小叫的,而且遇到一點點事,會動不動就哭,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位家長你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行為表現是什么樣子的,孩子的行為表現也是什么樣子的,這就是榜樣的潛移默化作用。你要知道,教育是一門學問,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會培養優秀的孩子,錯誤的教育方法會培養出問題孩子。 你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使孩子也學會這種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孩子最直接的學習方式就是觀察、模仿身邊的人。如果父母總在家里發脾氣,孩子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也會漸漸地變得愛發脾氣,并用發脾氣的方式解決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但是發脾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討厭,影響人際關系的和諧。 不僅如此,這還會影響親子關系和家庭幸福。父母長期對孩子發脾氣,容易導致親子關系惡化,并且會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甚至會影響孩子今后和其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這位家長你可以先試著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1、你要清楚明白,想要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在孩子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要學會和他平等溝通,學會認可、贊美他,不要只盯住他的缺點,更不要把缺點放大。要改變自己以往的教訓式或單項灌輸式的談話方式,以商量的口氣中與孩子進行交談,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人格價值所在,孩子就樂意向你敞開心靈之扉,也就更愿意聽你的話了。 2、要改變自己以往嘮叨說教數落負面批評乃至發脾氣的做法。因為如果爸爸或媽媽嘮叨的多了,孩子就會更加的逆反和不受管教。這不但不能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會使孩子更加的出問題。所以家長嘮叨的這個問題一定要徹底改變。 3、你要知道,媽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孩子在媽媽這面鏡子之中照到的是自己的優秀和長處,那么孩子就是自信和積極向上的,當然也是聽話的;如果在媽媽這面鏡子之中照到的是缺點和短處,那么孩子就是沮喪、消極的,當然孩子也是逆反的。你這個媽媽的角色是什么呢?與孩子心平氣和和諧融洽的交流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慰藉孩子的心靈,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張口欣賞、認可、肯定、表揚、鼓勵和激發孩子,這是媽媽要做的工作啊! 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吧,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放下自己急躁的情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聽聽孩子的心聲,才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
|
來自: 昵稱30840877 >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