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走進了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培訓的課堂,拿到證書后,我們后面的路該怎么走? 就這個問題,湖畔心社特意邀請了浙江大學心理系徐青博士通過在線論壇的方式來回答大家的各種困惑,論壇結束后,很多人覺得不過癮,于是就有了我們的跟進采訪!
以下是我們根據徐青老師的建議畫出的學習之路,性急的請隨意收藏
學習模塊 | 具體內容 | 備注 | 個人分析與個人體驗 (心理咨詢是依靠“自己”這個工具工作的,工具的好壞直接影響咨詢效果) | 心理學學本科各個課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等) | 這是關于“人”的研究的匯集地,我們借助這些知識了解“自己”這個工具 | 與人發生交互鏈接的活動(做來訪者、團體、合作做事、尋求督導、讀書會等等) | “做來訪者”非常重要,類似于某宗教儀式中的“洗禮” | “人際互動人際關系”知識 (心理咨詢工作內容主要涉及人與人的交互) | 動力學流派(客體關系理論、交互分析理論、主體間理論、完型理論等) | 動力學是基礎,學習順序依次是動力學、認知、人本 | 認知行為流派 | 人本主義流派 |
以下是徐青老師的采訪全文,耐心讀完會有更多收獲哦! 20多年前,心理咨詢是離大眾相當遙遠和陌生的事情。然而當時有位年輕人,1991從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系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毅然選擇心理咨詢作為終生職業方向,我想這令很多人好奇!這個人就是浙江大學心理系徐青博士,20幾年如一日在心理咨詢這個行業,見證了這個行業象一顆種子一樣落土、萌芽,到現在的小荷剛露尖尖角!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走進了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培訓的課堂,拿到證書后,我們后面的路該怎么走?就這個問題,湖畔心社特意邀請了浙江大學心理系徐青博士通過在線論壇的方式來回答大家的各種困惑,論壇結束后,很多人覺得不過癮,于是就有了我的跟進采訪!以下是我采訪徐青博士的全文。
采訪一開始,徐博士就澄清了我們要討論的問題:一個問題是學習了心理咨詢后,往哪個方向去發展,有人選擇去做教育、有人去做管理等等,這是一個職業發展規劃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若想以心理咨詢師作為職業發展方向,那么后續的學習該怎么做。我們確定這次談第二個問題。
洪:從事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需要的基本專業素養有哪些?
徐:心理咨詢是搞人的工作,這份工作涉及到的基本專業素養可以分為兩個要素,都是關于人的。第一個要素是“自己”。有句話說,心理咨詢是靠“自己”這個要素在工作的,“自己”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好用與否關系到工作效果;第二個要素是“關系”,因為心理咨詢涉及到倆個人的互動關系。
洪:如何去完善第一個要素,即關于“自己”這個工具要素?
徐:完善第一個要素要做的工作就是個人體驗和個人分析。具體怎么做也從兩個途徑去完成。第一個途徑是個人獨立去完成的,第二個途徑是通過與“人的關聯”的一些活動去完成的,譬如做來訪者、參加團體、尋求督導、合作做事、參加讀書會等等,是通過和人發生鏈接,在這個鏈接過程中完成對“自己”的理解。
洪:第一個途徑能否說的更詳細點?
徐:通過個人獨立去完成對“自己”的理解,主要指去學習各種關于人的知識,譬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社會心理學等等,包含心理系本科開設的各個心理學課程,但是不僅僅限于此。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學習知識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借助學習這些知識來達成對“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學習過程中,需要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事件,需要自己更多的思考、覺察。
洪:剛才說到的完成個人體驗和個人分析的第二個途徑,是借助各種與人發生鏈接的活動。我的問題是:非此職業的人也在經歷大量與人發生鏈接的活動,職業心理咨詢師從事這個活動需要注意什么?其活動有什么差異?
徐:和大眾做這件事情的區別:是要更加精細的了解自己。目的是去“了解自己”,包括對自己整個成長過程的了解,如何成長,如何老去等等。另外,人是社會人,各種關系影響了我們的成長,影響了我們的人際模式,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等等。從事這個職業,我們需要知道這些“關系”對我們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洪:剛才談到基本專業素養的第二個要素是了解人的互動關系,具體該怎么做?
徐:這部分主要是要去學習“人際關系”方面的理論知識。前人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關于互動關系的一些理論,是我們從事這個職業必須要去了解的。從事這個工作,我們需要了解人的多樣性,多樣的互動關系。推薦大學去學習三個流派的理論知識作為基本的專業素養儲備。分別是動力學流派(客體關系理論、交互分析理論、主體間理論、完型理論等)、認知行為流派、人本流派。
洪:學習這三個流派要注意什么?
徐:我個人覺得動力學流派是最基礎的流派,建議大家先學。在此基礎上,再去學習認知行為流派和人本流派。另外,這些流派都包含了理論知識和一些操作技術,我覺得理論和技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缺一不可,互相促進。
洪:在您剛才提到的兩個基本要素中,還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
徐:我個人覺得有個最重要的工作是:自己先成為一個來訪者,找一位專業的、自己可以信任的咨詢師來協助完成自己的個人分析和個人體驗。這是從事這個職業的入門必修課。類似于某些宗教儀式中的“洗禮”。
洪:在臨床中我們看到不同的咨詢師會采用不用的流派來工作,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徐:完成了兩個要素的積累后,我們可以進入臨床工作了。有人采用人本有人采用認知作為主要的工作手段,其實是和個人風格有關系的。我把這個階段定義為心理咨詢師的精進階段。前面兩個要素的積累是基礎階段,基礎階段完成后,如果你覺得自己更喜歡用動力學這個技術來工作,你就進一步去精修這個流派,進入精進階段。至于你是喜歡團體還是做個案,那只是方式的不同而已。
洪:我看到有些人來學習心理咨詢是自己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您怎么看?
徐:我個人更建議他們直接去找心理咨詢師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自己學習的方式。這樣更高效。另外,通過這個過程后再來學習如何從事這個職業,也更高效。
采訪人:洪芳
歡迎加入湖畔心社!
湖畔心社于2015年末誕生于西子湖畔,致力于心理咨詢師的繼續教育,是心理咨詢師成長互助的社群。 讓我們一起成長、進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