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開始推進盛大游戲重組以來,中銀絨業歷經了實際控制人刑訟以及中絨集團侵占私有化份額等一系列風波。隨著公司管理層的更新換血以及訴訟主要責任人漸漸浮出水面,市場對中銀絨業推進重組的信心似乎正重新燃起。
而如今,盛大游戲私有化近日又起新波瀾。侵占私有化權益的“元兇”似乎已經浮出水面。而記者發現,穿透層層關系網,阿里和騰訊所支持的實體早已在私有化財團內部開啟了搶食大戰。
侵占私有化份額的元兇浮出水面?
據全景援引知情人士爆料:“在沒有和全體合伙人有任何事前告知和商議溝通的基礎上,張鎣鋒以20%的溢價將億利達所有投資人的份額出售給了一個買方基金。”據了解,張鎣鋒此舉違反相關合伙協議的約定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能會引發合伙人對其進一步的訴訟。
上述知情人士是參與收購盛大游戲B類股的有限合伙人(LP)出資人之一,而張鎣鋒,正是盛大游戲的前董事長兼CEO。對于買方基金,知情人士透露稱“是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在海外的一個基金”,但此消息暫未得到證實。
上述知情人士提供了一封名為《關于未經全體合伙人同意不得擅自出售寧夏億利達所持任何權益的聲明》,這是一封銀川銀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銀信資管)對上海鎣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鎣鋒投資)出具的聲明。該聲明中顯示,鎣鋒投資作為億利達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已經將億利達持有的100%億利盛達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給一個買方基金,并實際執行了股權出售事項,且已收到轉讓價款18.6億元人民幣(寧夏億利達全體有限合伙人實繳份額為15.5億人民幣)。
盛大游戲股權結構如上
那么張鎣鋒與鎣鋒投資是不是就是中絨集團被訴侵占私有化份額一案中的元兇呢?
波折揭露王者之爭?
與侵占私有化份額元兇一起浮出水面的,還有站在私有化財團背后的騰訊與阿里。
據了解,知情人口中的銀泰集團實為銀泰商業集團。更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集團曾斥資53.7億元投資銀泰商業集團,當時便成為了銀泰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而在此后,阿里巴巴集團對銀泰股權進行了進一步的滲透。去年7月19日,銀泰商業發布公告,控股股東之一沈國軍已轉讓約3.98億股銀泰股份予第三方,交易完成后,沈國軍持股比例由原本的30.2%減少至12.01%,不再成為銀泰商業的控股股東。阿里巴巴則持有銀泰商業的32%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日內的另一則公開信息,則間接證實了阿里進入攪局的猜測。5月19日,主要涉事人張鎣鋒辭職盛大游戲CEO一職,新任CEO由華數傳媒副總裁謝斐擔任。進一步挖掘,記者發現,在2014年時,華數傳媒曾向云溪投資非空開發行股份,募資達65.36億。其中,云溪投資普通合伙人是史玉柱和云煌投資,有限合伙人為謝世煌,實際控制人為史玉柱和馬云。馬云的介入,使當時華數傳媒成新一只馬云概念股。
有阿里的地方,怎么能沒有騰訊?
記者采訪另一位知情人士稱,世紀華通與騰訊合作頻頻,由于盛大游戲私有化持股平臺中世紀華通占大頭,不排除其騰訊對盛大“有意”的可能。
盛大游戲宣布私有化的時間節點在2014年4月,而就在私有化財團宣布組建的同時,世紀華通與騰訊控股曾簽署了一份沒有涉及具體項目的戰略合作協議。
當時,世紀華通董秘嚴正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騰訊確實向該公司收購的兩家子公司(天游軟件和七酷網絡)詢問過,雙方正在進行戰略合作討論,主要是在產品運營方面進行合作,但目前具體方案還未確定。
“盛大游戲與騰訊一直以來都有合作,熱血傳奇與傳奇霸業等手游均是雙方合作的產物。騰訊對盛大游戲的認可度向來比較高,對盛大實際的盈利能力知根知底。”
關于盛大游戲私有化的一切風波都將塵埃落定,隨著證監會對跨界并購與虛擬并購禁令辟謠,懸而未決的盛大游戲重組歸屬終將水落石出。
盛大游戲于2015年11月18日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私人公司,主要股東由參與私有化的財團構成。截止目前,盛大游戲股權分布在幾個大股東手中,其中,寧夏中銀絨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絨集團)和億利盛達投資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億利盛達)表決權最多,均占34.46%。
此前,中絨集團控制的四個持股平臺與張鎣鋒控制的兩個持股平臺,兩方合計持有盛大游戲57%股權,占表決權比例83.67%,表決權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二,根據開曼公司的規定,可以通過股東大會作出任何決議,包括如何處置盛大游戲資產、通過新的合并交易清除部分小股東。
雖然從新的股權結構來看,盛大游戲資產的最終歸屬依然難以確定。參與私有化的各大財團,阿里巴巴、騰訊、中銀絨業是會繼續僵持下去,還是在某種程度上達成合作?不曾想盛大游戲私有化鬧劇進展至今,卻突然出現了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