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因為組織推翻清朝統治的起義遭到失敗,匆忙逃往香港。他舊日的教師英國人康德黎醫生,勸他離開香港,以免被清政府追捕。 2 孫中山經由日本轉至檀香山。有一天,他忽然在路上碰見轉道回國的康德黎夫婦。孫中山此時已改著西服,留起八字胡須。他連聲叫喊,康德黎夫婦才認出他來,歡迎他快到英國去。 3 孫中山先到美洲,在許多大城市向華僑做了革命宣傳,隨后到了倫敦。康德黎夫婦殷勤招待,介紹他住在附近的葛蘭旅店。這時他的名字叫作孫逸仙。 4 孫中山在倫敦初期,因為康德黎家中藏書很多,他每天都去閱覽。康德黎曾對他開玩笑地說:“清朝公使館離此不遠,何不去訪問訪問?”康師母正顏厲色說道:“千萬不能去,那是自投羅網。” 5 1896 年深秋的一天,孫中山正往康德黎家里去,在路上遇著一個華僑,問他是哪一省人。孫中山說是廣東人,那人喜道:“那么我們是同鄉。” 6 兩人同路走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同鄉,彼此打起鄉談,談得十分親熱。那兩人邀請孫中山到他們的家里去吃些茶點,敘敘鄉誼,孫中山婉言推辭了。 7 他們且談且走,走到一座樓房門前,那兩人再次邀請孫中山進去吃茶,拖拖拉拉,情意十分誠懇。 8 孫中山剛一進門,那兩人便關門加鎖。孫中山看了,不禁疑惑起來。 9 他走到里面,看見不少清朝官員和公差,立刻明白過來,知道已被騙到清朝公使館了。 10 清朝公使挾持孫中山到二樓的一間小房里。不久,使館參贊英國人馬凱尼進來,問他:“你就是孫文?”孫中山點點頭。馬凱尼說:“你到這里就算到了中國,這里就是中國。” ![]() 11 孫中山嚴厲質問為什么把他騙到使館。馬凱尼說:“實不相瞞,我們得到清朝駐美公使的電報,知道你來英國,所以根據清朝總理衙門的命令,將你逮捕。” ![]() 12 孫中山要求寫信通知朋友,馬凱尼搖頭不準,但說可以寫信到旅館代他取行李。 ![]() 13 孫中山想起旅館的行李中還有重要文件和名冊,斷不能落在敵人手里,便道:“我的行李非經康德黎醫生取不出來,隨你們怎樣吧!” ![]() 14 馬凱尼走后,清朝公差便來搜查孫中山身上的物件,拿走了鉛筆、小刀、鑰匙等東西,幸虧另一只衣袋里的幾張鈔票和一支鉛筆沒有被搜出。 ![]() 15 公差搜查完了,便關上房門,并在門上加了兩道鎖。 ![]() 16 孫中山被禁后非常焦急,想著只有讓外界知道消息,才有望得救。他要寫信,找不到紙片,便把手帕撕下一小塊,寫了幾句,準備送給康德黎。 ![]() 17 第二天,有一個英國仆役進來打掃房間,孫中山送給他一塊金洋,托他把信送給康德黎。那仆役連聲答應了。 ![]() 18 英國仆役一出房間,就被監守的清朝公差盤問。那仆役隱瞞不住,只得照實說了。 ![]() 19 公差把那仆役帶去見清朝公使和馬凱尼。清朝公使看了信,對馬凱尼說:“這事情要趕快辦妥,免得另生枝節。” ![]() 20 清朝公使、官員和馬凱尼決定一面電告清朝皇帝,一面準備秘密包訂外輪倉位,托詞押運“瘋漢”,把孫中山押解回國內“斬首示眾”。 ![]() 21 孫中山等了兩天,不見動靜,打掃房間的英國仆役也換了一個名叫柯爾的,便知事情起了變化。他向柯爾打聽,才知寫給康德黎的信落到了清朝公使手中。 ![]() 22 他雖在絕望之中,卻不愿坐以待斃,找到一些紙片,便把被難情形寫上,擲到窗外,希望有人拾到,透出消息去。 ![]() 23 窗子并不臨街,紙團擲不到路上。孫中山雖然在紙片中裹了銀幣,還只擲到鄰家的屋檐上。在一個星期里,鄰家屋檐上積壓了不少紙團,但是沒有人能夠 拾到。 ![]() 24 這些紙團,不久就被監守的發現了。他們攀登屋檐,取下紙團,就去報告清使。 ![]() 25 從此監守更加嚴密,窗上加上了螺旋釘,再不能自由開關了。 ![]() 26 孫中山斷了這一線希望,便耐心和柯爾交談。柯爾問他:“你究竟為什么被捕?”他說:“我是革命黨人,革命是為了拯救苦難的同胞。你是基督徒,應當救我。” ![]() 27 柯爾同情地說:“我如何才能救你?”孫中山說:“清朝使館在英國捕人,違反國際公法,只要外面知道這件事,我的性命就有保全的希望。” ![]() 28 第二天早晨,柯爾進來生了火爐,用手指指煤簍。孫中山看見煤簍里有一張紙,不禁心跳起來。 ![]() 29 紙片上寫著:“我可以替你送信,監守人常在鑰匙孔中監視你,切不要靠在臺子上寫信,應該伏在床上寫。” ![]() 30 孫中山伏在床上,拿出一張名片,寫了被騙的情形。 ![]() 31 他寫完了,把名片和口袋里的二十英鎊紙幣一起交給柯爾:名片送給康德黎,紙幣就作為酬謝。 ![]() 32 康德黎夫婦和孫中山的另一教師孟生正為他的失蹤著急萬分,柯爾找來,交出孫中山的信。三人看了,更加吃驚。 ![]() 33 康德黎詳細詢問柯爾,柯爾把使館準備秘密押解的陰謀一一說了。他又把二十英鎊紙幣交給康德黎說:“我同情他為了同胞受難,所以盡一些力,不要酬謝,這錢請你代他保管。” ![]() 34 康德黎寫了回信,托柯爾帶給孫中山。柯爾去后,康德黎夫婦和孟生商量營救,決定先去報告蘇格蘭場警署。 ![]() 35 康德黎和孟生會見了警署偵探長,請他出面干涉。偵探長說:“此事關系重大,不是我們管得了的。你們還是去報告外交部。” ![]() 36 康、孟兩人趕到外交部。值班官員聽了他們的陳述,不是很相信,漫不經心地說:“今天是星期日,部內停止辦公,等明天轉達上官,再行設法。” ![]() 37 兩人無可奈何,又怕清朝使館當天就把孫中山解走,孟生決定親自到使館詢問,讓清朝官員知道消息泄露,有所顧忌,不敢大膽實行陰謀。 ![]() 38 孟生到了清使館,開口就說:“我要見見孫逸仙。”接見的人頓時面紅耳赤,半晌,自言自語地說:“孫……孫……這里沒有這個人。” ![]() 39 孟生說明外間已經知道孫逸仙在這里,外交部準備交涉,警署也在追查。使館人員一口否認,說:“我們堂堂大國,豈能私自捕人!孫逸仙是什么人,我們 根本不知道。” ![]() 40 孟生把交涉情形告訴了康德黎,康德黎心神不定,決定公布這個消息,引起英國公眾的注意。兩人連夜趕往《泰晤士報》報館來。 ![]() 41 他們會見《泰晤士報》副主筆,說了案情。副主筆記錄了他們說的話,加上一個《中國使館之誘捕案》的標題,準備發表。 ![]() 42 《泰晤士報》的消息發表以后,倫敦各報都派記者來訪問康德黎。康德黎說了大概情形,要求新聞界主持公道。 ![]() 43 不久,各報都刊出了消息和批評的言論。有的還用大字標題《可驚可駭新聞,革命家被誘捕于倫敦》。 ![]() 44 英國群眾的公憤和輿論的壓力,促使英國外交部照會清使館,放出孫逸仙。清朝公使無法掩飾,只得承認孫中山確在館中。 ![]() 45 清朝公使與馬凱尼商量。馬凱尼說:“事情敗露,已經引起國際交涉,還是把他放出來,免得事態擴大。”清朝公使無法,只得同意釋放。 ![]() 46 就在這天早上,柯爾在煤簍里夾帶一份簡報,放在孫中山被拘的房中。 ![]() 47 孫中山拿來一看,報上記載著他被誘捕的新聞,就知道消息已經傳播開來,有了獲救的希望。 ![]() 48 傍晚時候,清朝公差把他帶到樓下,馬凱尼已在等候,握了握他的手說:“你恢復自由了。” ![]() 49 他見了康德黎夫婦和孟生,緊緊握住他們的手,說不出心中的感激。康德黎給他介紹了英國外交部官員,然后離開了清使館。 ![]() 50 他們走出清使館,被很多市民、華僑和報館記者包圍了。孫中山向他們發表了簡短的講話。 ![]() 51 他在人群中瞥見了柯爾,于是大聲說:“我感謝你們,感謝英國人民的正義援助。我要把我的一生獻給革命,來報答你們兄弟般的情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