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貨架上的種種燕麥片、燕麥、麥片之類產品, 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買回來之后, 你又會怎樣食用呢? 這些問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說清楚的。弄不好, 你很可能買來的根本不是燕麥片, 或者不能達到以上的種種期待…… 問題1:燕麥片和麥片是一種食物嗎? 燕麥片和麥片不是一種食物。純燕麥片是燕麥粒軋制而成,呈扁平狀, 直徑約相當于黃豆粒, 形狀完整。燕麥煮出來高度黏稠, 這與燕麥片所含的beta-葡聚糖的健康成分有關。燕麥片調節血脂、降血糖和高飽腹感的效果與其本身含有的這種黏稠物質密切相關。總的來說, 同量的燕麥煮出來越黏稠,保健效果越好。麥片則是多種谷物混合而成,如小麥、大米、玉米和大麥等,其中燕麥片只占一小部分,甚至根本不含有燕麥片。國外的產品喜歡加入水果干、堅果片和豆類碎片等,國內的產品則喜歡加入麥芽糊精、砂糖、奶精(植脂末)和香精等。相比之下,加入水果干、堅果片和豆類的麥片較為健康, 可以豐富膳食纖維的來源;加入砂糖和糊精會降低營養價值,加快血糖上升速度;加入奶精則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因為奶精中含有部分氫化植物油, 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成分可促進心臟病的發生,對于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十分不利。 問題2:應該買甜味的燕麥片還是沒有甜味的 糖尿病患者在購買燕麥片時,應該優先選擇沒有甜味的燕麥片。如果沖一小袋40克的燕麥片在小碗中, 就感覺很甜, 那么, 意味著其中含有20克糖, 也就是說, 你買的燕麥片當中實際上一半都是白糖!這樣的產品, 你還能指望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嗎?如果無糖產品有甜味, 那么, 該產品一定加入了某種甜味劑,如甜蜜素、安賽蜜或阿斯巴甜等,這些甜味劑2歲以內的幼兒不宜食用。 問題3:為什么看不到全麥的燕麥片呢? 燕麥和小麥是兩種不同的谷物。小麥通常被碾磨成白面粉, 外層的大量營養物質會損失。純燕麥片本身就是全谷, 沒有經過除去外層部分的處理, 所以, 純燕麥片無需聲明全麥與否。純燕麥片的營養價值遠高于全麥面粉。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的是, 某些混合谷物產品中, 燕麥片的比例越高, 則該產品的營養價值越高。含有較多米粉或玉米之類的成分, 則該產品的營養價值會打折扣。 問題4:高鈣、高鐵和高蛋白的燕麥片好嗎? 燕麥片本身營養價值足夠高,作為主食, 即便不加入其他營養成分已經很好了。商家加入一些營養素, 一方面是真誠地希望改善產品品質, 另一方面是一種宣傳方式, 吸引消費者優先購買其產品。一些麥片產品本身含有燕麥的比例很小, 即便加入其他營養素, 如鈣或蛋白質等, 實際上并不比純燕麥片營養價值更高。千萬不要以為加入一些營養素之后, 加工產品就一定會勝過天然產品。 問題5:一些包裝很差的大袋燕麥片往往少有人問津,似乎沒什么營養, 這樣的產品好嗎? 有些燕麥片沒有花里胡哨的包裝, 也沒有添加任何合成物質, 才是真正的天然燕麥片。天然的燕麥片蛋白質含量高達13%~15%,其中鈣和鉀的含量甚高,B-葡聚糖含量十分豐富,還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雖然有些包裝樸素、樣子平淡的產品不吸引人, 吃起來可能口感沒有那么好吃, 煮起來也比較麻煩, 但是請注意, 這才是純天然產品的特色。我國西北地區所產的燕麥質量優異, 特別是經過業機構專門選育的品種,beta- 葡聚糖保健成分含量高于進口產品, 大家可不要因為國產燕麥價格便宜、包裝簡單, 就忽視它們的價值 問題6:麥片中的植脂末起什么作用? 雖然植脂末可改善口感, 但是其含有部分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含有較多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 對健康不利。反式脂肪酸的不利作用包括: 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同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不育的風險, 促進內臟脂肪的增加, 增加老年癡呆癥發生風險等。 問題7:煮的燕麥片比直接沖的麥片好嗎? 從健康角度來說, 自己煮的燕麥片更好一些。因為煮的燕麥片可以提供最大的飽腹感, 血糖上升速度最慢。同時, 這些需要煮的燕麥片中沒有加入任何添加成分, 如砂糖、奶精、麥芽糊精和香精等。一些速食純燕麥片只要1~2分鐘加熱即可,它們也是比較好的選擇。那些一沖即食的產品迎合了消費者對于方便和美味的需求, 而這種需求并不見得和健康價值一致。例如, 這類產品大多加入了糖分, 不僅降低營養價值, 而且會讓燕麥片的血糖上升速度慢和高飽腹感的優點大打折扣。也有很多燕麥片加入了植脂末( 奶精), 會讓燕麥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減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