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中考前的20天是學生思想最為復雜的時候,面對即將來臨的中考,教師的叮囑、家長的嘮叨,學生自身的失望、悲觀、緊張、期待蜂擁而來,學生容易變得煩躁、意志消沉,或者無所事事不知該做些什么,他們往往會在癡癡構想未來中虛度光陰,善于幻想而不會付諸行動,想得多做得少,時間就在茫然失措中悄悄流逝。所以,我認為,考前20天,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很關鍵。而我們的大部分教師,面對越來越近的中考,越來越少的時間,往往顯得比學生還緊張,很多教師把自己和學生都深深地陷入題海中摸爬滾打,弄得自己和學生都疲憊不堪,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我認為,幫助學生有一個輕松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中考才是畢業班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在最后的20天里,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好三個“準備”: 一、準備好“心情” 中考是學生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試,在這樣一個人生的轉折點上,每個沒有經歷過大事的初中生都難免緊張。不管是高考或者中考,歷年來都有這樣的現象:一些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因心情緊張、心理素質不穩導致考試失利;而有一些學生,雖然平時成績一般,但因為考試時能沉著應考、心理素質穩定反而能考出好成績。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中考前20天,首先要教會學生調整好心態,準備好“心情”。 準備好“心情”的第一步是教學生戒驕戒躁。先對學生進行分類,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驕傲心理常有。其實,這一類的同學,知識可能掌握了,但是答題的技巧,應試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可能還是欠缺。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平時學習優秀的同學,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有點自負。這時候,由班主任出面調整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班主任在學生中享有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權威性。班主任在做優秀學生工作時,要講究和風細雨,命令性的語言常常會引起優秀學生的反感。必要時,班主任可以讓優生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讓優生看到“山外有山”,自然就不會傲慢無物了。對于平時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我們也要教他準備好“心情”。尤其是那些平時成績不穩的同學,有時成績好,有時成績差。產生這種結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學生的心理素質不佳。面臨大考,這一類學生更是需要重點輔導。輔導的重點首先就是要消除學生的擔憂心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作為班主任來說,要聯系任課教師分析這些學生的不足,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接受現實學習水平,不要未考就做自我否定。教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消除考試壓力,進而樹立考試必勝的信念。 二、準備好“身體” 身體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學習生活忙碌而繁雜,更需要有一個好身體來支撐。有些學校,中考來臨,不但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鍛煉身體,更有甚者,連體育課也停了,其實,只有讓學生把體能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考出成績和水平。我們要時刻提醒學生,臨到中考,更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我覺得中考前我們教師要與學生家長密切聯系,讓家長做好學生中考的堅強后盾,保證學生的飲食營養而有質量,讓家長多給孩子提供高蛋白食物,如魚、雞、蛋、瘦肉、牛奶、豆制品等;要減少高糖、高油質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些油膩食物。在飲食中要有一定的蔬菜,保證學生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在考試前,視天氣狀況調整學生的飲食,比如天氣太熱,就讓學生吃些西瓜,喝綠豆水等來降溫降暑。同時督促學生午睡,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學生精神飽滿,思維才能活躍,臨場才能以充沛精力和體力一搏。中考前20天,學生對知識的貯備已經定型,這時就沒有必要拼命擠時間苦學了,如果苦學只能導致越來越差的效果。因為睡眠不足,學生體質就會下降。體質下降,學習時間就不能保障。如果身體狀況極差,還可能導致疾病的產生。 三、準備好“方法” 在準備好“心情”和“身體”的前提下,還要教學生準備好“方法”。準確、適當的學習方法不僅能節省時間而且能提高效率。中考方法可分為考試前的準備、考試中的把握和考試后的調整三方面。 (一)考前準備 我們教師應該做的: 1、梳理知識,沙場點兵。任何一門學科的復習,我們教師都要教學生不能脫離課本。到了最后的復習階段,有很多教師就不再強調學生看課本了,其實這種做法犯了舍本逐末的錯誤。初中三年的內容多而繁雜,很多知識學過以后由于使用的機會少,學生相對來說較為陌生。因此考前應該把課本從頭到尾看一遍,把相關的知識點畫下來,達到溫習的目的;重點知識要重點圈畫重點復習。做到有條不紊、重點突出。 2、精選練習,題海淘寶。總復習一開始,我們教師都會印發大量的試題給學生做,這些試題,很多教師和學生在做完后就丟棄一旁或者束之高閣了。這樣,就算考試遇到了做過的題目也會因時間過長而淡忘了。其實,教師在第一輪復習時給學生提供的練習題就已經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棄之不用著實可惜。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時間將做過的題目重新進行梳理,尤其是曾經做錯的題,更要淘出來重做以引起注意。再次,教師在中考前20天,要精選、重組幾套高質量的綜合題給學生做,尤其是理科教師,甚至可以估題。 3、整合知識,引經據典。中考涉及的很多知識,包括一些經典的解題規律、思想方法、解題技巧等,在初次復習時,教師都給予了歸納和總結。因此要指導學生考前把這些“精華”進行積累、匯總。這種積累不貴多而貴精,以期達到在考試前幾分鐘都可以拿出來復習的目的。歷年各地的中考試題我們教師都要拿過來先自己做,精選后再讓學生做。學生做題時提倡他們獨立完成,完成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及時總結不足,以備下一輪復習時使用。 4、充分準備,考前放松。考前的兩三天一般學校會安排學生放假休息,這幾天里學生除了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調整好生物鐘外,也不能夠放縱自己。放松不等于放縱,此時最好把前面準備的錯題集、小筆記、模擬題進行瀏覽,加深印象,做到頭腦清醒,有的放矢。考試前一天的晚上,要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好:準考證,文理科考試所需用具,掌握時間的手表等。要再熟悉一下考場地點、考試科目順序,安排好赴考場的充裕時間。教師還要指導家長根據孩子身體狀況帶引用水和應急藥品。同時,教師要告知學生,不攜帶考試嚴禁攜帶的物品。因為一旦學生因為攜帶了不該帶的物品而遭到監考老師的批評或者沒收,那么勢必影響該學生考試的情緒而導致考試失利。 (二)臨場考試 我們教師要教給學生:拿到試卷后,不要急于答題。先按照要求填寫好市、縣、學校、準考證號碼、姓名等。然后總覽全試卷,按順序答卷,不要漏答考題。答卷可先易后難,注意分配好時間,最后要認真檢查試卷。以往考生曾總結出臨考試的三句話:答卷審準題,做題落準筆,檢查需仔細。這幾句話可以借鑒。 (三)考后調整 考試后的調整是指某科考試完畢之后,要讓學生迅速從這科考試的興奮中解脫出來,不論這科考試自己是否滿意,也要忘掉,以平常心準備下一門的考試。 總之,考前20天,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真正讓學生浮躁的心沉下來,腳踏實地,科學安排時間,這樣,中考就會變得自然而簡單。 中考前20天考生學習和生活注意事項 中考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而大部分學校的系統復習已經結束,由學生自己復習準備迎考,教師則以指導解答為主。基礎教育課程乃至應試準備應當說至此已經基本結束,剩余的時間考生該怎么辦呢? 學習方面 現在距離考研只剩20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對于最終的考試結果來說非常關鍵,特別是對基礎知識考查較多的在成績上能拉開較大差距的科目,更需要同學們在考前最后的這段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好考前預熱。 第一、注重基礎,強化弱項 最后階段的沖刺主要以基礎為中心,強化弱科弱項。中考臨近,想要短期內取得成績突破的可能性不大,穩中求勝才是上策,這一階段不要在中難題上投入太多精力和時間,其實中考的題目并不都是難題,基本的知識考查是占總分的絕大部分,能夠保證基礎知識不失分就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中考成績,這也就要求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要牢固,運用要靈活。建議考生對課本進行通讀,以求鞏固。對于弱科弱項可做一些強化訓練習題,不求題多,但要保證正確率,訓練才會有效果。 第二、保持備考狀態,切勿中斷 從時間來講,考生需要特別注意在這段時間不間斷各科目的考前復習。很多考生在這段時間會把某一優勢科目完全放在一邊,集中突擊弱科,而到臨考再拿過書來,好多公式定理記不清了,再做題也是頻出錯誤,那么以前的復習成果就大打折扣,讓考生懊惱不已。所以這段時間里,每一科都不能“放冷”,每天拿出一部分時間溫習,或者隔一天做一下訓練,讓大腦對每一科的熱度和狀態一直持續到上考場。 第三、仿真訓練,必不可少 中考的嚴格性和正規性是毋庸置疑,對時間、場地、環境等要求也非常苛刻,為了能夠適應這種中考要求,考生在平時訓練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的答題時間,考試紀律,答題規范。 重點訓練考試時間在各個試題部分的分配比重,以求能夠熟練掌控考試時間;熟悉考場中的紀律要求,規定時間內不走動,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少上廁所等;嚴格遵守答題規范,文字工整,熟悉機讀卡涂卡過程。訓練工作做足之后,考場的緊張情緒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緩解,有助于考場超常發揮。 第四、查漏補缺要扎實 中考考前熱身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做模擬試題,這段時間做幾套與真題編排完全相同、難度與真題相近甚至略微中于真題的模擬試題,通過模擬試題的正式套卷練習,一方面考生可以對自己各類題目的大體作答時間、如何安排各類題目的作答順序和時間做到心中有數,摸索適合自己的作答模式,避免考場上時間安排不合理造成的驚慌、出錯現象的發生,更可以最后客觀檢測一下自己的復習狀況,針對性地對做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補救,認真結合教材及輔導書進行查漏補缺,將疑難問題及時消滅。錯題本子一定要有,將模擬試題中的錯題集中起來,考前最后幾天再集中翻閱一遍,也是中考搶分的一個好方法。 第五、作息時間合理安排 考前調整到合適的狀態至關重要。這段時間需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復習時間和計劃,不宜給自己太大壓力,再繼續搞題海戰術、疲勞戰術,更不要繼續熬夜挑燈夜戰,搞得自己還沒有上考場就已經疲憊不堪。只需要做到放松心情,調整好自己的復習狀態,白天按照計劃循序漸進安排好復習,晚上也不要再加班加點,力求用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做好最后的考前預熱和及時的查漏補缺即可,卸除心理上的壓力,保持規律的良好作息習慣。合理睡眠。睡幾個小時并不重要,關鍵是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每天提前10-20分鐘入睡,逐步調整生物鐘,改變以前緊張的復習作息規律。一定要午睡,下午的復習和訓練才有精神,才會有效果。 中考倒計時--考前20天 中考最后20天:調整心態最有效的4種方法 心態很重要,因此在古代,心態往往決定著戰爭的成敗,國家的興亡。 中考也是一場重要的心理心態戰,如果考生不能調節心態,那么就會影響所學知識的發揮。那么如何調節心態呢,不妨參考以下方法: 1.暗示自我,回憶成功案例,提高考前自信。 自信對一個人很重要,如果沒有自信,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獨自哀傷,妄自菲薄。一個情緒低落的人,又怎么能超常發揮,去克服困難呢。 2.適當降低目標,充分激勵自我,使自己快樂并興奮起來。 人需要激勵,需要快樂,尤其是面對嚴峻的形勢的時候,還需要興奮起來。要有一種"惹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豪邁情懷,只有這樣人的能力才能得以張長發揮,暗藏的潛能才能被激發出來。 3.坦然自適,知識怡然心會,心境沉著淡定。 沉著淡定的心態和快樂興奮的心里是沒有沖突的。淡定里面即存在著快樂,人快樂的時候,也要有所收斂,不能侍才放況起來。只有帶著微微興奮,但又沉著淡定的心里,才能全面地把握一切,客觀冷靜地完成考試。 4.不要放棄任何一絲機會,做到盡吾志則無悔矣。 大概每個人都知道中考前心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如何調節心態,積極地調集能動性,改善心境,調整心態,改善自身狀態,這樣才能以自變(改變自我),而應萬變,決勝中考,贏在明天! 中考倒計時--考前10天 中考考前10天如何將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 對中考生來說,最后10天在復習、競技、心理準備上進行有效的調整,是有可能將最佳狀態設定在中考期間的。 一、回歸課本,對知識的體系和網絡進行重建、梳理,理解不透的可到校找老師答疑,還建議考生們結對子復習答疑。對自己理解不透徹的內容、薄弱環節要弄懂。 二、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回顧與反思,查漏補缺。對需要記憶的內容(如概念、知識點類)可每天背背,多次重復記憶;每門學科可以理出一個知識點目錄,哪些是重點、掌握級、理解級、了解級的,漏洞要補上。 三、注重歸納總結。考生已做了大量題目,現在是到了對解題的規律、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的時候了。還要注重細節。中考中細節決定成敗,包括答題的規范、格式化、審題的仔細等。 四、調整學習節奏。如長時間接受同一類信息刺激,就容易產生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避免長時間復習同一個知識點的現象。 五、把心態調整好。其實中考的成功要素就是“實力+心態”。考前家長切莫給學生壓力,要盡量跟平時一樣,該怎樣就怎樣。考生要樹立“把中考當作一次練習”的觀念。 六、訓練注意力。在中考時專注答題,不要患得患失,思維要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 七、樹立信心,自信地走向考場。現在再做難題,自信心會受到影響,影響應考狀態。 八、保持“人易我易,但我不大意;人難我難,但我不畏難”心態,這樣就能攻克看到難題的畏懼心理。考前如果緊張的話,建議找老師、同學、家長聊聊考試外的東西,舒緩情緒。 九、家長不要過分關注,但要多點關心,合理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平時不要太晚睡太晚起,與考試時間保持同步。 十、考試用品要早作準備,關心孩子身體狀況,不能因生病而影響考試。 中考倒計時--考前5天 中考前五天考生 保證睡眠放松心態 一、從現在開始不能再熬夜了,恢復原來的作息時間,否則會由于精疲力竭造成中考時過度勞累,大腦抑制考試非常容易失常。 二、從現在開始,原則上不再做新的練習題,要回歸課本。該背的必須背熟,力爭基礎題不失分,保證中考的得分率。 三、回歸考試說明,仔細閱讀“雙向細目表”看看復習中有無遺漏,將遺漏部分和復習不到位的地方及時補救,不留遺憾。 四、最后五天的重要任務是查錯誤,長記性,將近三個月來的所有考試試卷,裝訂成冊。 五、考前五天中,必須保證睡眠,放松心態。 中考倒計時--考前1天 專家:中前一天考生心理減壓至關重要 徹底減負 中考前一天,再看書學習不但不會有新的收獲,相反只能徒增疲勞,從而使已經掌握的知識大打折扣。中考前一天最好徹底放松,備齊應用之物,以免第二天匆忙之中有所遺失。 考前一天的晚上最好不要再看書。考前大腦基本已處于滿負荷狀態,尤其是頭一天的晚上。看書只能徒增焦慮。很多學生反映,考前一翻書突然發現什么也不會了,頓時緊張的無法自持。這時可以和父母到空氣流通的地方散散步,也可以在家聽聽輕柔的音樂,看看那些幽默的、不對自己造成影響的、也不易在大腦皮層存留的綜藝節目。 中考倒計時--考試當天 放平心態把握節奏--中考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面對現實面對考場 放平心態沉著應考 平時同學們做習題,很少有緊張的情緒,這是因為沒有考試、升學、成績排隊、家長簽字等等的精神壓力,再加上會做的題可以查答案或與其它同學對數,不會做的題也可以查閱解題提示或同學討論、問老師等。中考的特定條件,造成了一種精神壓力,致使一些同學精神緊張,考試發揮失常。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現實、面對考場。俗話說:考場就是戰場。在戰場上不進則亡,有了這種心理準備,就會放下包袱,輕松上陣,用平和的心情沉著應考。 變隱含為已知 審清題意是前提 適時檢查及時反饋 合理安排考試時間 中考結束:如何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中考結束了,一般考生、家長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但每年中考之后發榜之前,去心理咨詢的考生卻有增無減,不少考生出現心理波動。如果不及時進行考后心理調節,就很難擺脫這些消極情緒的困擾,很難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因此,適當的考后心理疏導很有必要。 考后心理五種問題要關注 考后放松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 考后焦慮掌握放松技巧 考后調節正確對待成敗得失 第一計:挖掘潛能 第二計:堅定意志 第三計:調好心態 第四計:把握自我 第五計:戰勝自我 第三計:調好心態 有人說:“九載寒窗比勤奮,三天中考比心態。”這句話一語中的。因此,中考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就是調整個人的應考心態。平穩的心態基調是:該會的絕不出錯,不留遺憾;不會的沒能答對,無怨無悔。中考的范圍明確,難度合理,對大多數考生而言,只要心態平穩,就已經有了九成勝算。 中考考前十件事十六字調整心態 臨近中考怎么調整心態呢?十六個字:強化信心、優化情緒、進入狀態、充分發揮。在臨考的幾天內,努力做好以下十件事就可能達到調整心態十六個字的要求。 一、制定好作息時間計劃 把每天的復習功課、文體活動、休息與睡眠的時間安排合理,防止復習忙忙亂亂,按計劃行事,使生理節奏感與心理節奏感增強。 二、進入中考時間節奏 按照中考上午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復習功課,例如按上午中考時間復習語文,有助于進入中考狀態,有助于充分發揮已掌握的知識。 三、每天以中考的心態做卷子 有些考生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的卷子了。臨考前十天八天不做,看看就行了,這可能會導致考試時抓不住感覺,手生,影響發揮。我建議考前每天以中考的心態做卷子,到中考時就會以平常心態做卷子。 四、抓住最佳記憶時間 心理學研究證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由于不受前攝抑制、后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效果最好。建議考生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時及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復習最關鍵、最重要的課程內容。 五、最好不玩電腦和上網 玩電腦、上網容易上癮,容易在大腦形成優勢興奮灶,抑制已掌握知識的發揮。 六、參加自己喜歡的文體活動 調節情緒、消除疲勞、養精蓄銳,以穩定的、飽滿的情緒迎戰中考。 七、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疾病 按照平時的飲食習慣吃飯就可以,沒有必要加強營養去吃大魚大肉。暴飲暴食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影響情緒安定,不利于考試。 八、調整睡眠 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開夜車"了,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晚間睡眠調整到十點或十一點。6月23日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否則很容易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使心緒煩躁不安,影響考試。 九、心平氣和,防止煩躁 不想考試后的事,不與人爭論問題,心平氣和地對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緊張擔心在所難免,考前有些輕度焦慮有助于發掘你的智力潛力。把自己的輕度考試焦慮看得太重,這才是影響考試的負面心態。 十、增強信心 從現在開始不再做難題,不再做新的題目。強化自己已掌握的知識,增強信心,每一個人掌握知識的程度不一樣,中考的目標就不一樣。只要達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標就是高考成功。臨考前這幾天,每天挺胸抬頭快步走,有助于增強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要迷信。信心是中考成功的靈魂,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態就能達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試目標。 心態調節法 調息放松法 一種最簡單但可能頗為有效的努力就是控制呼吸,通過深呼吸緩解焦慮。 具體的做法是:保持坐姿,身體向后靠并挺直,松開束腰的皮帶或衣物,將雙掌輕輕放在肚臍上,要求五指并攏,掌心向下。把肺想像成一個氣球,先用鼻子慢慢地吸足一口氣,直到感覺氣球已經全部脹起,并保持這個狀態兩秒鐘。再慢慢、輕輕地吐氣,觀察自己的手向靠近身體的方向移動。連續做1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想像放松法 想像法主要是通過對一些廣闊、寧靜、舒緩的畫面或場景的想像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這些畫面和場景可以是大海,或躺在小舟里在平靜的湖面上飄蕩等等。 肌肉放松法 肌肉放松法也是最常用的專業放松方法。頭部放松用力皺緊眉頭,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用力閉緊雙眼,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皺起鼻子和臉頰部肌肉,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用舌頭抵住上腭,使舌頭前部緊張,保持10秒鐘后放松。 中考前心態調整“六會六保持” 一是會復習,保持百倍信心。 考前增強信心、穩定情緒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中考前幾天,要嚴格按照中考時間學習,上午9點至11點半復習語文和外語;下午3點至5點半復習數學和綜合課。 二是會運動,保持旺盛的精力。 中考前幾天千萬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考生可以在家里或室外進行俯臥撐、慢步走、做做操等運動,切記不要劇烈鍛煉,以免體力消耗過大,身心疲憊,這對考試無益。 三是會娛樂,保持輕松的心情。 適當的娛樂,能陶冶人的性情,能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心境。所以,考前不要收看強烈刺激性的電視節目,尤其是武打片。這時可以收聽輕音樂、相聲,看看小品等放松心情的輕松節目,這樣既放松了心情又調整了心態,何樂而不為。 四是會休息,保持健康的體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強健的體魄是順利通過中考的最基本條件。為此,學會休息顯得尤其重要。中考前一定要根據考試安排調節好自己的生物鐘,嚴格執行作息時間,起居、運動、學習、飲食都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 五是會放松,保持正常的心態。 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會深呼吸,學會放松。深呼吸的要領是:先緩慢有節奏的吸氣,憋一兩秒鐘后再張口有節奏的呼氣。要多微笑,自己照著鏡子笑、對親朋好友笑,不要悶悶不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六是會安排,保持充裕的物質準備。 自己準備好考試用的筆、小刀、橡皮、準考證等考場必備品,這樣用時得心應手,家長可以給予提醒,但不要代勞。因為人多易出錯,容易造成考生的緊張情緒。中考時準備一點像感冒藥、清涼油、暈車藥、治頭暈、惡心、腸胃發炎的藥片等常用藥也是可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