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課本去旅游 泰山篇 【前期準備】 物品:身份證、教師證、學生證;手機、充電器、水杯、牙具、自備午餐。 作業:復習回顧教材中關于泰山的課文。 【課文回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姚鼐《登泰山記》 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你輕快地從他們身邊越過,以為把他們甩在后邊很遠了。你在什么地方飽覽壯麗的山色,或者在道邊誦讀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題句,或者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洗腳,他們就會不聲不響地從你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你的前頭去了。等你發現,你會大吃一驚,以為他們是像仙人那樣騰云駕霧趕上來的。 ——馮驥才《挑山工》 常用成語:泰然自若、穩如泰山、泰山壓頂、泰山北斗、人心齊泰山移、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旅游導語】 泰山,古稱岱宗,它位于山東省東部,華北大平原的東側,面積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 古人常將孔子與泰山相提并論,有“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的說法。 泰山是帝王之山,歷代君王常來泰山封禪,祈求國泰民安、皇權永祚,這里是帝王心中與上天溝通的途徑; 泰山是文化名山,相傳是盤古的頭顱所化,是華夏民族的文化根源,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于中華大地。 泰山是景觀名山,一塊塊巨石歷經35億年風化,用各種姿態向我們講述著造化之功。 泰山有多條路登頂,我們選擇的是紅門登山路,下起紅門,經中天門,上至南天門,為泰山的中軸線。 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大多是沿這條路線盤桓而上,所以稱為“御道”。 善男信女朝山進香也是沿著這條路見廟就拜,所以又稱為“神道”。 文人墨客登山臨水,賦詩抒懷,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題刻,又使之成為一條“古詩之路”、“書法之路”。 從一天門離開人間鬧市,一路攀登,經中天門,到達南天門,進入天庭仙界,所以這條路又是一條“通天之路”。 讓我們開始這次神圣之旅,我們用路邊石刻串起各個景點。 【景點簡介】 1. 一天門至紅門 圖:泰山一天門,兩側有明代人題“天下奇觀”及“盤路起工處”大字碑
其他景點:萬仙樓、經石峪、胡天閣 2.中天門(索道起點)
圖:十八盤,泰山最為陡峭處。 3.南天門
其他景點:天街、玉皇頂、瞻魯臺、孔子廟、丈人峰、碧霞祠 【晚課-泰山游記】 孩子們,今天的旅游你們表現得太棒了,今天登山很累,晚課只有一道題目。 泰山上也有孔廟,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孔廟,看下圖,回答問題。 圖:泰山山頂孔廟。楹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可以語上也。 ① 看上面的圖片,抄寫廟門的對聯。 ②想一想,你抄寫的對聯順序對嗎?哪是上聯?哪是下聯?你是根據對聯的什么特點判斷的?對聯還有哪些特點?古人是如何掛對聯的? 對聯特點: 掛 對 聯: ③有人說,這幅對聯一語雙關,你覺得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附圖: 【注】以上內容節選自家庭齊魯文化親子游(曲阜、泰安、濟南)手冊,需要word文稿的讀者請加微信:whistlez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