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林恒華 通訊員 張秋霞 下肢靜脈曲張是許多女性很憂愁的問題,尤其在可以曬美腿的夏日,如果因為靜脈曲張而影響腿型,實在是一件揪心的事情。實際上,靜脈曲張不僅關乎腿好不好看,還關乎健康,它可能引起靜脈破裂出血、血栓性靜脈炎、下肢潰瘍等并發癥。 ●長期站立工作 更易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柳東楊指出,初期小腿出現青色像蚯蚓狀彎曲隆起的“青筋”,再發展為蜿蜒成團,像是蜘蛛網、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樹瘤”般的硬塊結節。患肢常有酸脹感、疲勞腿乏,有時還會出現皮膚顏色紫黑、腫脹、濕疹。嚴重者可見靜脈破裂出血、血栓性靜脈炎、下肢潰瘍等并發癥。 柳東楊表示,下肢靜脈曲張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的人,如廚師、教師、護士、交警等,也包括肥胖、懷孕、慢性咳嗽、長期便秘等增加腹內壓的疾病。年齡越大,靜脈曲張的發生率越高。另外,靜脈曲張以女性多見,與體質和遺傳也有一定關系。 ●可多做腿部鍛煉 穿醫用靜脈曲張襪 柳東楊介紹,早期靜脈曲張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來控制,平時可以加強腿部鍛煉,經常運動腿部,如散步、快走等,適當抬高患肢。還可以穿醫用靜脈曲張襪,這是一種具有幫助下肢血液回流,有效地減輕癥狀的產品,同時對久坐久站人群的腿部能起到舒緩減壓保健作用,堅持使用效果好。 情況嚴重時,還可以采用介入療法,包括靜脈硬化劑治療、腔內消融激光或射頻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適合于曲張靜脈范圍較小,但容易復發,并發癥多,容易出現炎癥反應。激光治療適用于靜脈曲張輕微、不太迂曲的患者,易造成血管壁硬索,對皮膚和神經有損傷,嚴重者形成血栓。 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特別是有慢性潰瘍、濕疹等并發癥的患者,根本治療方法還是手術。常規的手術并不復雜,但并非所有靜脈曲張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具體采用何種治療方式,建議患者到醫院聽取專科醫生的意見。 平常注意啥? 小知識 小知識 1.避免久坐、久站,站立的時候不時轉變站立的重心。 2.不要穿緊腰褲,注意下肢保暖。 3.休息時可抬腿至高于心臟高度,幫助血液回流。 4.治療增加腹壓的慢性疾病,常見有習慣性便秘、慢性咳嗽、腹腔腫瘤等。 5.經常鍛煉,特別是要多散步,幫助鍛煉腿的力量、增加腿部血液循環、強化腿部血管。 有效鍛煉法 1.踩自行車。臨床上有因長期踩自行車而治愈的病例,其原理是通過小腿的肌肉收縮而促進血液的回流。 2.跪坐和盤腿坐。很多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不要盤腿坐,但其實跪坐和盤腿坐就是鍛煉血管的運動,特別是跪坐,起效快。臨床上,病人多練習可以不同程度改善癥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