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壽命可達數千年,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常用于各種“虛”癥的治療。作為家喻戶曉的強壯滋補中藥,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 甘草為豆科植物,是應用最廣泛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甘草和綠豆也是常用的中醫常備的兩種解毒中藥。甘草國之藥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譽,被大量用于臨床配方, “王老吉”涼茶配方中就有甘草,除了調和諸藥還有益氣補中,潤肺止咳的功效。地黃是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中藥地黃,以河南焦作出產最為道地,是中藥里“生熟異治”的典型。新鮮的地黃在產地焙干后稱為生地黃,稱“生地”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再經過蒸制,才能變為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化橘紅即為廣東化州的橘紅,為十大廣藥之一。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柚的干燥外層果皮。具有化痰止咳、助消化等功效,尤其適合與中老年人的久咳或哮喘。 本草綱目拾遺》稱其“治痰癥如神”,果皮帶有細密絨毛,是化橘紅的標志,一旦引種他處,絨毛就會逐漸消失,藥效也會大打折扣。白芍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的根,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入藥時需切成薄片,才能在煎煮的過程中,令有效成分充分析出,便于人體吸收。主產于浙江者,稱“杭白芍”或“東白芍”,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產于安徽者稱“亳白芍”;產于四川者稱“川白芍”。其中亳白芍產量最大,均為栽培品。阿膠,為驢皮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與人參、鹿茸并稱“滋補三寶”,是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圣藥。“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但成就東阿成為道地產地的,卻是阿井水。取至陰東阿水,煉純黑烏驢皮,上等阿膠的精妙就在于,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執著而專注的中國人,日復一日地播種希望, 傳遞溫情,精湛手藝,守望藥魂。 是他們,用平凡鑄就不凡。 天人合一,至臻至善, 這就是本草中國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