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我本人性格不是很外向,從技術轉為銷售后,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弱點,一直想要去彌補。有段時間癡迷于天涯和貼吧,以及在網上搜索銷售書籍,想快速的找到突破口,快速成長起來。曾有兩大困惑:1,做技術將近五年,轉行做銷售半年,感覺成長緩慢,沒有很大的突破。2,感覺自己不夠敏感,對客戶的話客戶的反應無法及時領悟,并給出反饋。總結起來就是欠缺搞定人的技巧。后來跟幾個高手溝通和學習后,明白了很多。 第1個問題:成長緩慢是因為你總是在重復過去已經做過的事情,沒有讓自己難受和成長,還有就是客戶的層次太低,并總在這個層次上。拿登山作比較,成長慢是那個一直在山腳轉圈的人;而有的人是螺旋的沿著山路往上爬;還有的人,抄近路,直接從山腳爬到山頂,雖然艱險,卻更快。所以,你要去見客戶的高層,去做更高的行業,不要給自己找借口,直接去做。建議把精力選在一個重點行業,扎下根做進去,前期會比較難,但一旦做下來,你的價值和收入都會大幅提高。 第2個問題,同樣的機會,有的人看到了是機會,有的人看到了覺得就是平常。為什么?因為沒有預判,沒有形成條件反射。你不敏感,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客戶的反應或話語是什么意思,你為什么不知道?因為你以前沒有遇到過,或者遇到過沒有深思過。但是,如果你以前總結過類似的事情,并把各種情況都做過總結和歸類,并準備好應對的措施和和話語,出現情況之前,你就可以預判的客戶的反應,并準備好相應的對策。其實管理的本質也是預判,預判的前提是準備,是前面說到的拆書、對比、教學和實踐的綜合結果。 我們加入一個行業,進入一家公司,如果有師傅帶,情況會好很多,當然,首先一點,這個師傅得有真本事。人人都想學干貨,干貨是什么,是拿來就能用的東西,是別人的經驗,從做單的結果上來說固然是縮短了探索的時間,但是卻讓銷售自己喪失了思考的機會。這種思考能力在我看來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說的懶和不懶的本質區別,希望有師傅帶,希望干貨,本質上還是懶,而且懶一旦養成,想再勤奮起來,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了。 我當時請教過一個高手是怎么學習的,他也并沒有什么人帶,看的書和我也是大同小異,效果卻截然不同。真正的區別,在于思想上的勤奮和想問題的深度。 他是這么學習的,第一,拆書。看完一本書后,他會用自己的語言把書的主要內容再表達一遍,總結成1,2,3,主要的故事,故事是重點。把所有的故事用字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對,一定要寫下來!第二,是拿書中的情節和方法與現實中的做對比,現實中沒用過的,去實踐,再來比較效果,每看一段就是如此。這再次加深了印象。第三,去分享教學,在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別人的過程中自己再次吃透這個故事。最后,去實踐,在每一個具體項目中去操作,去琢磨,去反饋。經過三五個項目,這些知識就會變成你的本能。 我想起來近些年一直做的一個夢:在寺廟里,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問大師:大師,我覺得自己除了帥,簡直一無是處。大師搖搖頭,年輕人說:你是說我不僅長的帥,還很有思想?大師說:你不僅一無是處,還臭不要臉!年輕人說:啊,不要臉不是做銷售的三大法寶之一,看來我還有機會啊! 最后強調一遍:實踐!實踐!實踐!有了夢想和勤奮,你要主動出擊,不要等,去見客戶高層,去操作大項目。為自己定個目標,不要跟在別人后面,去開拓一個新市場,銷售的核心就是掌握資源,你要在這個過程中掌握資源,磨練技能。把所學所想投入到工作中,再不斷優化總結最終必成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