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學生會感嘆畢業季也是失業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提前做好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其明確大學階段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那為什么每個大學都會開展職業規劃的課程,還是有很多的大學生不能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綜合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規劃意識淡薄,重視不夠 大學生活是我們過渡的時期,對職業生活有較強的偏好,卻缺少理性思考與規劃。大多數學生缺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缺少實踐。 2.自我分析不足,不能準確審視自己 不能客觀、準確地評價自自己,確定職業目標時,盲目自信、好高騖遠,或者失去信心、妄自菲薄。 3.方法不明,規劃不清 大學的職業規劃課程只是在一般性指導層面,而沒有提供完善的人才培養措施和職業規劃指導服務。 4.規劃盲目,短視行為傾向明顯 (1)缺乏統籌規劃的思想。多數學生規劃時太過注重自我,不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知識與能力方面也沒有協調好,最終在職業規劃的路上越走越偏。 (2)急功近利。首先要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評估,對職業環境有全面的了解。很多人都忽視了這個過程,盲目從眾,急于求成,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 (3)應急性。一些大學生認為職業規劃的目的就是找工作,通常是快畢業了才臨時突擊,把職業規劃當做應付式的。但職業規劃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能視為短期行為。 5.實踐環節薄弱,對職業環境不熟悉 大學生普遍缺乏對外界職業環境的了解,學習也沒有針對性,不利于其快速成材,而畢業后也難以實現“人,職”的最佳匹配。 所以要想贏在起跑線上,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大學生加強對自身的認識和了解,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以及自己的優勢,明確融入社會的起點,確定人生的奮斗目標。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評估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力等。 2、對職業進行研究,進行職業環境分析,了解職業現狀、職業要求、發展趨勢等信息。 3、進行個人因素與職業因素的匹配,調整個人的就業期望值,實現性格與職業、興趣愛好與職業、能力與職業以及職業性向與職業類型的匹配。 4、不要片面追求高工資、高待遇,忽視專業能力水平和專業需求,忽視單位發展潛力和個體發展前景。 5、不要一味向往大城市、發達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不愿意到中小城市、發展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建功立業。 做好職業規劃,它讓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標,鞭策我們為之努力。規劃就是設計自己的未來,是將未來生活及實現過程更為直觀地展現出來,讓人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