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到了考試季,學考、高考、中考,一個接著一個。 此時,各個學校領導有一個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安排監考老師不易。無論找誰,都有理由不去,于是,本該是誰精干派誰去的監考工作,最終會變成誰老實聽話派誰。 這件事全國各地皆然,上網看看,對于監考的吐槽遍地都是。 -2- 為什么老師們都不愿意監考,常見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錢少,二是責任大。 現在老師們的工資雖然不高,但一百元級的監考費還是太少,從經濟刺激的角度講,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客串過其他行業考試監考的老師都知道,人家的監考費是中高考的數倍之多。夸張一點說,人家監考那是福利,咱們監考那是勞役。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誰都愿意領福利,不愿意服勞役。 而大型考試的要求往往非常嚴格,出一點差錯,監考老師就會受到處分,這也讓老師們對監考產生抵觸心理。 掙少少的錢,冒大大的風險,當然誰都想逃避。 -3-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其實還有人們沒有意識到,或者不愿意說出的兩個原因,就是監考沒有尊嚴感和缺乏存在感。 老師天天和學生打交道,是學生的管理者,一般都比較好面子,尊嚴感較強。在監考的時候,批評慣了學生的老師會發現自己變成了被批評的學生,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這會讓很多老師心里不爽。 而在很多學校,監考工作并沒有納入績效考核,即使你每次監考都參加,也不會為自己帶來現實的利益,這會讓老師失去存在感。 身在職場,理應服從上級的工作安排,但如果服從和不服從一個樣,甚至服從還不如不服從,當然大家都會選擇不服從。 這就像班里打掃衛生等工作,老師經常把任務布置給誰,在評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時就傾向誰,這很正常。如果你有掃地擦玻璃的活兒了就想起甲同學,評三好生了卻想著乙同學,下次甲肯定會摞挑子。 -4- 凡事都是原因的,監考成了一個老師們避之不及的工作,絕不止是老師自身的原因。 讓監考工作更人性化,提高監考老師的物質待遇和政治待遇,相信領導只會為老師們都要求去監考而發愁。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監考費翻幾番,或者在評優評先評職的時候,監考一次加多少分,效果肯定大不一樣。 到時候,可能只有平時表現突出,業務能力較強的老師才有資格去監考。而這,也正符合監考工作的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