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腫瘤專家何裕民教授受邀于第七屆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做專題演講。 何教授以《增強身體的抗癌力》為主題,就中國目前癌癥患情給予了相關數據上的認知普及,以實際案列引出“抗癌力”的新概念,陳述了抗癌力的五大特點:自我性、綜合性、潛在性、可變性和主導性。他指出抗癌力的控制與發揮取決于其核心內容——認知與態度(自我調整能力),及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外部環境。 抗癌力遵循了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教誨:以不造成傷害為原則,尊敬自然本身的力量。它指的是個體本身具有的一大類綜合能力:它可促使自我防范癌變,幫助擺脫癌癥干擾,或從癌癥傷損中修復,從而維持健康的能力。 癌是什么?為什么治癌?如何發揮超強抗癌力?何裕民教授現場對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他表示我們需要明確抗癌心理影響機體的重要性,遵從不過度診療,實現清楚的認知,以樂觀的態度,促進抗癌力超強發揮。 何裕民教授還分享了其專家團隊治療的1115例胰腺癌患者、2696例乳腺癌患者分析之經驗總結與建議。并給出患者3個忠告:一是遭遇癌,“將軍思維”勝于“士兵情結”;二是治癌鐵律:一停二看三通過;三是評估癌:“滿意解”帶來“最優結局”。引發在場聽眾深入思考。 展會現場積極交流,互動答疑。何教授最后強調:“治癌,關鍵在于自身,不在醫院,要主動提升抗癌力,為自己豎起信心。” 經了解,何裕民教授匯集2萬例癌癥患者診療之反思,已形成最新力作《抗癌力》。該書尚未出版之時就已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討論。據悉,本書最遲于8月初面世,敬請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