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圖片介紹,必看

     維為書屋 2016-06-24

    首先是介紹可食用的蘑菇,后面則是介紹有毒蘑菇,大家可千萬不要弄反了啊


    1,猴頭菇,生長環境:朽木樹干、樹樁或樹枝。形狀:球形,直徑常6-10厘米,菌體白色或略帶黃色,有香味,略苦。



    2、樅樹菌,即松茸。
    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長于剛枝葉蓋地的幼松林下,土生。常見有2種。一種菌蓋菌柄雞蛋黃色,嫩時菌圓形下卷,成熟后傘蓋上展,中間下凹,下有褶裂;一種菌體橙黃色,蓋面略帶灰藍色,色澤不如前者鮮黃。



    3、花櫟樹菌,又叫綠豆菌。
    生長環境:櫟類樹林下或雜林下,土生。菌蓋直徑達6-12厘米,菌蓋上面表皮呈綠色,有時呈綠豆色,平或略下凹,下面傘褶白色,有菌香氣味,老時菌柄、菌蓋均多生蟲蛆。



    4、雞爪菌,即雞樅,又叫珊瑚菌
    生長環境:箭竹、拐棍竹(龍頭竹)林下,或櫟類疏林下及林緣荒坡,土生。菌體呈珊瑚狀,灰色,高5-8厘米。



    5、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 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并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制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需氨基酸”。另外,據測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噦醇、生物素、葉酸等。羊肚菌的營養成份,可與牛乳、肉和魚粉相當。因此,國際上常稱它為“健康食品”之一。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日本科學家發現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質的形成。

    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變致癌物 的代方向,并通過結合而解毒,從而減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險。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肚菌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每百克干樣鉀、磷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等”(引自徐錦堂,中國藥用真菌學,1997年出版;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等)。

    羊肚菌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菌。挑選羊肚菌一般以個大,色深,尖頂為優。市面上能購買到的羊肚菌以1-3cm長菌傘較多,且圓頂帶有未去泥的菌腳。挑選時,菌傘能達到5cm以上的尖頂羊肚菌為極品羊肚菌,市面價格也更為昂貴且難見,營養價值也優于其他形態圓頂羊肚菌。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是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藥,有獨特的保健作用。由于羊肚菌的營養豐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特別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約30克。

    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鮮和干貨之分。新鮮的通常被超市冷凍于凍庫保鮮。干的羊肚菌則是經過晾曬后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干的羊肚菌需要經過泡發后才能食用。泡發羊肚菌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鐘后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淀泥 砂后要用于燒菜,燉湯。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



    6、樅菌
    生長環境:多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陰濕的朽木樹干上。常較密集生長,菌體白色,鮮嫩,菌柄常偏斜。



    7、香菇
    生長環境:多生長還海拔800-2200米翻倒櫟類朽木樹干上,喜群生。菌蓋褐黃色,有時有白色花裂,俗稱“花菇”,菌柄暗黃白色,香氣較濃。



    8、漆樹菌,又名雞冠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漆樹或其他朽木樹干或樹樁上。菌體肉紅色,深裂呈重雞冠狀,無傘褶,老時呈木質。



    9、茅草菌
    生長環境:荒坡茅草叢中或腐爛的雜草堆邊。菌體白色,常呈叢生長。



    10、牛肝菌
    生長環境:松林下或櫟類雜林下。鄂西北常見的牛肝菌菌體呈黃色,菌蓋較厚,上面不下凹,有油滑狀物質,下面無傘褶,密生小孔。



    11、雞蛋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山林下,土生。菌體白色,菌蓋球形,鴨蛋狀,可層層剝離。此菌現已經少見。


    12、松樹口蘑學名叫牛肝菌,長在松樹地里,菌體較大,質地看上去似牛肝。菌蓋光滑,呈絳黃色,肉肥厚,柄粗壯。菌蓋下呈蜂窩狀,菌蓋上面有一層菌膜,可徒手揭掉。

    13黃柳蘑生長在柳樹下,呈金黃色,成叢生長,菌蓋和菌柄上布有鱗片。這種蘑菇菌膜的粘液中含有一種可以讓人恢復體力和精力的氨基酸,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生食用菌。

    14、楊樹口蘑立秋后,在楊樹帶里迅速生長,個頭較大,菌蓋為淺紅褐色,趨向邊內卷變至平展和波狀,顏色較淺。菌肉較厚,菌褶密。經常食用,對治療過敏性血管炎有輔助作用。


    15.土豆口蘑又名趟子蘑,長在楊樹下或臨近楊樹帶的莊稼地里。顏色近似灰褐色,菌蓋扁半球形,后平展,部分中央凸起,邊緣平滑無條紋,但有絲膜。



    16草蘑在荒甸子、林地邊都很常見,也比較容易辨認。它通體白色,菌蓋較平,蘑菇的清香味比較重。

    17、松傘(紅蘑)紅蘑學名血紅鉚釘菇,東北地區俗稱紅蘑、松樹傘、松蘑等。紅蘑在真菌分類上屬于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鉚釘菇科、鉚釘菇屬,子實體散生、群生或單生。
    紅蘑生于松樹林中地上的雜草叢林之間,與松樹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單生。此菌風味好、有“素肉”之稱,其所含有的營養價值及高,除含有人們常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少量元素如鉀、鈉、鋅、等,因此而深受人們喜愛。因為是野生的,產量極少,價格相對貴。此種菌菌肉肥厚,香氣濃郁,味道鮮美,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用菌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痰多氣短,大便干燥。入藥主治眼目不明,能瀉肝經之火,散熱舒氣。此菇加青仁黑豆和瘦肉燉服,主治貧血。
    紅蘑中含有多元醇,可醫治糖尿病;紅蘑內的多糖類物質還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輔助治療作用,還有防止過早衰老的功效。紅蘑有很好的抗核輻射作用,據俄羅斯研究發現,紅蘑能在遭受過核污染的地區很好的生長,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則不那么樂觀。經常食用紅蘑,有美顏健膚的功效。中醫認為紅蘑有益腸健胃、止痛理氣、強身健體等功效。


    18、珊瑚菌又稱掃帚蘑,是一種質地脆嫩、別具風味的食用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珊瑚菌內含異性蛋白

    19、金針菇一般生長在枯木上,不是特別常見。據測定,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20、土肥菇土肥菇十分好辨認,它沒有菌柄,是從土里直接拱出來的。菌體呈球狀,白色。個體大時,直徑能達到十多厘米。


    8種蘑菇千萬別吃

    1、家園鬼傘最常見毒蘑,小區里生長的比較多。家園鬼傘個體較小,菌蓋呈黃色,成熟后菌褶為黑色。這種蘑菇非常脆弱,用手輕輕一碰就會碎掉。

    2、墨汁鬼傘菌帽呈傘狀,肉質較厚。菌褶稠密,邊緣白色,基部膨大,彎曲。人吃了后會心悸,惡心,不能食用。墨汁鬼傘初長時和雞腿菇極為相似,要注意分辨,以防誤采誤食

    3、毒蠅傘菌蓋呈鮮紅色,有明顯的白或淡黃色鱗片。菌褶為白或黃白色,較密,且不等長。菌蓋邊緣整齊,略帶絮狀物。劇毒。人食用后惡心、腹痛,甚至死亡,發病較快

    4、環蓋毒傘顏色為褐色或灰褐色,菌蓋為5-13厘米,常帶有淺色、深色的環帶。邊緣色較淺,且具有長條紋。菌肉為白色,食后會發生嘔吐等胃腸道疾病癥狀。

    5鱗柄白毒傘純白色,菌蓋中間突起呈錐形,柄上有顯著的鱗片,基部膨大。菌托呈苞狀。這種蘑菇含有毒肽及毒傘肽毒素,極毒。

    6、變色臘傘菌蓋呈圓錐形,橙黃色,表面為蠟質。受傷或老時變成黑色。這種毒蘑食用后潛伏期較長,發病后會致人脫水、休克乃至死亡。

    7、地碗菌地碗菌毒性較大,一般長在陰暗潮濕的地面上。外形似碗狀,很是獨特。沒有菌柄,質地有點象木耳。

                                                     


     



    8

    、白毒傘外形與草蘑類似,純白色。幼時蛋形或鐘形,菌蓋展開后成傘狀。菌肉白色光滑,基部膨大,有白色、肥厚的菌托。白毒傘毒素含量較高,可致使人體各器官功能衰竭。


    吃這三種蘑菇要慎重

    1、雞腿菇

      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藥用菌,經常食用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有助于增進食欲、消化、增強人體免疫力。但成熟后期,菌蓋變形,菌褶變色時,就有毒了,大家采時一定要注意分辨。

    2、蠟傘

      這種蘑菇個體較小,表面質地呈蠟狀,顏色多為橙黃色。臘傘的品種比較多,其中部分可以食用,但個別有毒。潘紹玉說:如果發現菌蓋中間有錐形突起,就多是有毒的,千萬不能吃。

    3、田頭菇

      農家田頭和小區里比較常見,呈淺黃色,個子較小,有圓頂和平頂兩種。這種蘑菇雖然沒毒,但幾乎沒什么營養,食用后,還會對人體的胃腸消化起反作用,不易消化,影響食欲。


    幾種鑒別有毒蘑菇的方法
       初采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伙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采,不認得的千萬別亂采。如無同行者,對形狀奇特、顏色鮮艷、菌蓋上同時生有菌環或菌托、菌蓋菌柄不生蛆蟲、鳥不啄、獸不食、無菌香味、口嘗麻辣或極苦、菌體破裂變色、液汁渾濁有異味、生長污穢潮濕陰黑地帶及與蒜、蔥、米、銀器、燈芯草共煮變烏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凡采菌,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圍及樹下樹干上生長的均不可采,特別是馬桑樹蔸下,即便是無毒菌,也可能含有馬桑堿有毒物質,食后極易引起中毒。在農田周圍、果林及進行過病蟲害防治的樹林,采菌也應注意,防止殘存農藥污染食用菌中毒。

    1、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顏色: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采摘后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3、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4、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5、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6、測試:在采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7、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蒜或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蒜或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8、化學鑒別:取采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9、對照法:借助地產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食用野蘑菇后如有任何不適,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應立刻到醫院診治。需要購買,請盡量到有證照的型超市、商場,切勿購買無牌商販出售的蘑菇。無論哪一類型的毒蘑菇中毒,都應及早處理,同時盡快與有關醫院與衛生防疫部門有關人員取得聯系,以便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樣本,送有關部門鑒定,這有助于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


    其它可食用的菌類


    1、大圓球蘑菇(馬糞包)馬勃一名灰菇,欲稱牛屎菇或馬蹄包。屬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性味辛、平,無毒。成分含蛋白氨基酸、干酪基酸、尿素、麥角淄醇、類脂質、馬勃素等。此外還含有磷酸、鈉、鋁、鎂、硅酸、硫酸鹽等。功用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藥,兼治咽喉痛、失音等。   [外傷出血,鼻衄,拔牙后出血] 馬勃撕去皮膜,取內部海綿絨樣物壓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填充牙齦處,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癰疽瘡癤]馬勃孢子粉,以蜂蜜調和涂敷患處。   [凍瘡]先將患處用溫水浸洗,使局部發紅,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貼馬勃。如瘡面已破潰,則先涂以紫草油 (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馬勃,包扎之。

    食用馬勃,趁白嫩時,用開水氽一下,冷水撈一下,空干水分,就可以炒菜,作湯,炸醬等,味道好。不過,要注意,小紫色的不能吃,有毒性,只能外用。


    2、紅菇紅菇俗名別名:正紅菇、真紅菇、大紅菇、紅椎菌、大紅菌、大朱菇,為天然野生高等真菌,屬傘菌目紅菇科,素有“山珍”美稱,是聞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產地:湖北、福建、江西(贛州)、廣西、四川、云南、遼寧、江蘇、陜西等地。紅菇屬真菌植物門、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菌蓋寬4—9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下凹,不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有時被白粉,珊瑚紅色或更鮮艷,可帶莧菜紅色,邊緣有時為杏黃色,部分或全部褪至粉肉桂色或淡白色,邊緣無條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但嚼后慢慢有點辛辣味或薄荷味。菌褶白色,老后變為乳黃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菌柄長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側或基部帶淺珊瑚紅色,圓柱形或向下漸細,中實或松軟。孢子印淺乳黃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狀體近梭形,51—85×8—13微米。 干燥后深莧菜紅色、鮮或暗紫紅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單生。紅菇含有5種多糖、16種氨基酸和28種脂肪酸。多糖含量約為2.74%,其中單糖和寡糖占總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體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54.4%。紅菇具有治療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它含有的多糖類抗癌物質,有利血液循環,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癌細胞轉移。具有治療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消腫的功效。

    紅菇的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采摘時要用削菇的竹簽或其他工具插入底層,才能把它撬起來。紅菇一般群集而生。



    二、如何辨別哪種蘑菇可以食用
    下面介紹幾種鑒別有毒蘑菇的方法,僅供參考。
    1.對照法:借助適合于當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當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看形狀: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
    3.觀顏色:毒蘑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4.聞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卜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桿,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三、毒蘑菇的識別方法
    初采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伙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采,不認得的千萬別亂采。如無同行者,對形狀奇特、顏色鮮艷、菌蓋上同時生有菌環或菌托、菌蓋菌柄不生蛆蟲、鳥不啄、獸不食、無菌香味、口嘗麻辣或極苦、菌體破裂變色、液汁渾濁有異味、生長污穢潮濕陰黑地帶及與大蒜、蔥、大米、銀器、燈芯草共煮變烏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凡采菌,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圍及樹下樹干上生長的均不可采,特別是馬桑樹蔸下,即便是無毒菌,也可能含有馬桑堿有毒物質,食后極易引起中毒。在農田周圍、果林及進行過病蟲害防治的樹林,采菌也應注意,防止殘存農藥污染食用菌中毒。
    1、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顏色: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采摘后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3、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4、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5、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6、測試:在采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7、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8、化學鑒別:取采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9、對照法:借助地產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食用野蘑菇后如有任何不適,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應立刻到醫院診治。需要購買,請盡量到有證照的大型超市、商場,切勿購買無牌商販出售的蘑菇。無論哪一類型的毒蘑菇中毒,都應及早處理,同時盡快與有關醫院與衛生防疫部門有關人員取得聯系,以便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樣本,送有關部門鑒定,這有助于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

    這17種毒蘑菇,千萬不要嘗

    按照專家的說法,人一旦誤食超過50克白毒鵝膏菌,病情就比較難控制了,而這種生物在人體體內還有6—48個小時的潛伏期,不易被第一時間發現。更可怕的是,它對人體造成的死亡率高達90%,甚至是100%。

    我國山多林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于菌類繁殖的地區,每年6~8月野生菇菌旺發的季節,村民們都有上山采菇的習慣,在利用這宗自然資源的同時,常因缺乏識別食菌和毒菌的常識,誤食中毒和死亡的事故幾乎年年發生,使國家及村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知道一些毒菇種類以及鑒別它的方法,防止或減少不幸事故的發生,實在很有必要。

    一、毒蘑菇的種類

    全世界毒蘑菇大約在250種以內,據卯曉嵐《毒蘑菇識別》中記載,國內已發現毒蘑菇有183種,其中極毒能致死的近30種,如褐鱗小傘、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殘托斑毒傘、毒粉褶傘、秋盔隱傘、包腳黑褶傘、鹿花菌等。

    毒蘑菇大部分為擔子菌,極少數為子囊菌。主要集中在:毒傘屬26種,白蘑科16種,紅菇科21種,絲膜菌科25種,牛肝菌科14種,傘菌科19種。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鑒定了17鐘比較常見的毒蘑菇,他們分別為:大鹿花菌、赭紅擬口蘑、白毒鵝膏菌、毒鵝膏菌、毒蠅鵝膏菌、細環柄菇、大青褶傘、細褐鱗蘑菇、毛頭鬼傘、半卵形斑褶菇、毒粉褶菌、介味滑銹傘、糞銹傘、美麗粘草菇、毛頭乳菇、臭黃菇、白黃粘蓋牛肝菌。

     




    下面就是有毒的蘑菇了!!!!!!


    半卵形斑褶菇



    白黃粘蓋牛肝菌



    白毒鵝膏菌



    大鹿花菌



    臭黃菇



    大青褶傘



    毒鵝膏菌



    毒蠅鵝膏菌



    毒粉褶菌



    糞銹傘



    介味滑銹傘



    毛頭鬼傘



    美麗粘草菇



    毛頭乳菇



    細褐鱗蘑菇



    赭紅擬口蘑



    細環柄菇

     

    二、毒蘑菇的鑒別

    我國每年都有誤食毒菇中毒、死亡的事故發生,應特別注意。

    民間鑒別毒菇的方法有:

    1. 形狀奇怪,色澤鮮艷。蓋上生刺、疣;柄上同時生有菌環和菌托。

    2. 氣味惡臭,味道極辣、極苦,液汁混濁。

    3. 鳥不啄,鼠獸不食,蟲不蛀。

    4. 與蔥、蒜、燈芯、銀器、大米共煮時呈現烏黑色。

    5. 生于陰暗潮濕和污穢的地方。

    實踐證明,上述這些民間傳說也并不是絕對可靠的鑒別方法。

    在大約6000種傘菌中,無論從生物學性狀或生態、習性、形態結構上均未能找出一個規律來區分有毒或無毒蘑菇。

     

     三、防止毒蘑菇中毒的方法

    1. 虛心向老農學習,認識自己周圍可食的野菇和毒菇,不隨便采食自己不懂的野菇。

    2. 食用時,即使是非常可口的(許多毒菇的味道特別鮮美),第一次應少吃些,待證明該種是可食的,方可食用。由于各人的體質和對毒素的反應不同,應引起菇菌食用者的注意。

    3. 禁止食用變質的菇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色|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av一区二区不卡|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福利|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av日韩有码| 国产成人欧美日韩在线电影|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全国最大的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成年女人碰碰碰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 精品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A级作爱片无码| 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少妇扒开毛茸茸的B自慰|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综合网二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69影院|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777米奇| 国产成人最新三级在线视频| 各种少妇wbb撒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