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及柳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意見》(柳政辦發〔2011〕55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加強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習慣良好”的辦學理念。堅持“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鋪路”的辦學宗旨。立足我校教育發展的實際,繼續推行素質教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努力實現”培養思想新、基礎實、身心健、特長顯的學生,把學校辦成文明的窗口,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的辦學目標。 二、目標任務 1.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管理。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努力造就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文明勤奮、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 2.全面提高質量,爭創特色。德育為首,五育并舉,結合校情,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向科研要效率。 3.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學科,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扎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抓好安全、衛生工作。加強對學校各重點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檢查,整改存在問題,簽訂安全責任書,加強教育,提高學生自防、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不安全事故。依法治校,依法辦學,加強自律,切實抓好行風建設,把學校辦成群眾滿意的教育。 三、具體措施 (一)成立組織落實責任。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成員的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建立自我評估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師具體抓,做到教育教學工作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件件抓落實。 實施素質教育領導小組 組 長:孫貴發 副組長:陳玉良 趙春玉 成 員:劉淑華 劉曉明 王亞棟 楊文輝 王丙興 (二)強化理論學習管理 1.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 2.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法紀意識。 3.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4.加強校際間交流,增強競爭意識。 5.加強有關教育改革文件的學習,增強改革意識。 6.認真組織教師學習上級精神,明確教育教學方向和工作要求。 (三)加強隊伍建設管理 1.構建教師思想工作運行機制,確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功效。做到政治學習有制度、有時間、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小結、有反饋、有督查等,有條不紊地層層落實。認真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改革管理體制,建立起教師工作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客觀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杜絕亂收費和未經批準為學生征訂學習資料。 2.加強音、美、體、英等師資培訓,配備好專(兼)職教師。 3.加強業務學習和校本教研。開展校本教研培訓,進一步做好教師全員培訓工作,抓住每一次縣級以上的培訓的機會。特別是國培省培等認真落實。面對實際,求真務實,認真開展好課題研究工作。引導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后反思。 4.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健全崗位責任與目標責任制;二是完善教師量化考核評價獎懲制度;三是進一步完善學校有關管理制度。 (四)強化教育教學管理 1.德育工作 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為基本依據,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遵法守紀、文明禮貌為基本目標,注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認真開展“五愛 ”教育。進行國旗、國徽、國歌教育,規范升旗儀式,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做到愛國主義教育持之以恒,細雨潤物,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之情。充分利用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進行知我祖國,愛我人民教育。優化育人環境,構建環境文化,熏陶學生心靈。抓好活動文化,豐富業余活動。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樹立少年強中國強的思想。 (2)堅持以思品課、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為德育主渠道,堅持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堅持抓好班、少先隊的集體建設,抓好創文明班級活動,樹立良好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進而推進學校的文明建設。 (3)狠抓學困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優良率、合格率。 (4)堅持做好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6)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培養學生一項藝術特長,開展好每年的一次大型藝術活動。 2.教學工作。 教育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學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促發展”的管理理念,確保學科合格率達到規定標準。 (1)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開展全員培訓講座,組織教師學習,轉變觀念,用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學科課程 ①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進度。 ②嚴格落實教學常規管理。重視過程性質量,建立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全方位地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進行監控;實行以卷查為主,口試、動手操作等為輔的監控辦法,對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學困生生的輔導。 ③嚴格控制學生學習總量、活動總量,減輕學生負擔不以增加作業量懲罰學生,不搞集體補課。 ④以本校實際出發,全面組織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藝活動和體育衛生活動。開好每年一次運動會。將這些活動與少年宮活動有機結合。 (3)體育衛生工作 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學會生活(重在有生活自理能力)。 (五)強化教研科研管理 1.教研管理: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一進一步完善學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二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校本教學研究策略,三要求青年教師每人制作一個優質課件、一節優秀教案、一份成熟的教學反思等。學校每學期評選一次,并給予優勝者一定物質獎勵。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開展同課研討活動,做到量化管理。學校教學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50節。師徒每周至少聽一節課 ,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15節,教師做到教研活動五個一,每兩周做一次教學反思;每兩月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校級以上公開課、研討課。每學期一個有價值的教學問題,每學期一篇論文。重視過程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及教學常規的動態管理。 2.科研管理:學校根據教師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梳理也研究,形成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我校正在研究的省級課題是《學科課堂創意與教學藝術研究》,在實踐中,將課題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培養教師做研究型教師,促進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六)加強學籍規范管理 規范學籍管理,做好“適齡兒童的信息”登錄工作,確保適齡少年兒童100%入學,殘疾入學對象入學率達到規定標準。認真做好各種資料建檔。 (七)建立自我評估制度。 為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工作,學校將開展經常性自查自糾,及時改進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 (八)強化學前教育管理 積極做好學前兒童基本情況的掌控工作,強化學校學前教育管理,保證生源數量,提升生源質量,促進學校持續良性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