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茶多數湯色渾濁,所以經常會有人用洗茶來掩蓋,而且不耐泡,五道茶有的就會褪色無味。因為質地不好香氣不足,沒有底韻,所以加工時就會用高焙火的濃郁炭火味來掩蓋。 真正的武夷巖茶不用施肥也不用打藥,香氣純芬芳濃而不膩、淳而不雜、色澤清澈晶瑩一般品都可以十泡以上餘香猶存。但在開墾的梯田和大面積種植的地方,為了保證較高的產量,要澆水、施肥、打藥,茶品就難免會有混濁的氣味或者就只有碳烤的焦糊味了。 南橘北枳是天地的法則,決不是哪個專家的科學技術就可以更改大地山川和自然氣候的,茶樹的本性乃天地使然,豈可妄為?
被稱為武夷四大名樅之一(四大名樅分別為: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此稱法是近代書面說法,實際在武夷巖茶中有很多品種的質量比這四種更加優秀。白雞冠茶芽葉面黃白,而長成后則呈墨綠色,相對而言芽頭在樹梢形如白雞之冠而得名。 在武夷巖茶中葉形相對偏小,經半發酵后大部分呈黃白葉面鑲紅邊,質地柔嫩油潤。沖泡后湯色杏黃明亮晶瑩剔透,光感明艷。此茶初泡有優雅清爽的花香,三道之后則會具有淡淡的果香,回甘純凈甘甜綿柔,而且會帶有翠竹初長成余香今猶在的清甜之味。
武夷名樅種系中傳統品種,成品茶具有典型的梅子果香而得名。經加工之后通常以中焙火為主,具有炭火香和成熟梅子的果香,輕焙火工藝干茶則有淡淡的青澀之氣。 此茶沖泡后花香、果香相映成趣渾然一體,初聞有馥郁的花香,深聞有淡淡的果香,入口綿柔渾厚,落口余味甘甜。葉底相對油潤柔韌,褐綠中隱紅,湯色呈典型的琥珀色。
武夷山丹桂原種,經過傳統的手工半發酵工藝。此茶香馥郁醇厚,具有典型的丹桂花香和幽蘭之香,湯色呈晶瑩剔透的琥珀光,葉底呈典型的褐紅帶綠,三分紅七分綠。 此茶如果沒有經過后期焙火則會清香淡雅且帶有淡淡的奶油香,經后期焙火就會帶有淡雅的果甜味,葉底呈紅褐色,茶湯將表現為琥珀色,火工越高則顏色越重,香氣則更加渾厚飽滿,渾厚的炭火香就會凸顯出來。
武夷歷史名品,僅次于紅袍種,是武夷山主產品種,產量位居第一。高香水仙種是水仙茶中的特例,是因為地理位置好,光照充足,而且在雨水恰到好處的年景質量才好,比一般水仙發酵略輕,頭道茶高雅的花香會撲面而來,使人耳目一新,頓覺心情爽朗。 入口時則香蘊水中,柔和綿甜。湯色琥珀紅,多以中焙火為主,因火工的大小,顏色會略有不同,葉底紅綠相間,比紅袍和丹桂葉面都要大。傳統水仙種香氣沒有這么高揚。如若火工濃烈,只有炭火味兒缺乏茶香的則多不是上品數。
---更多好文請訂閱【說茶】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