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常識又叫作“華盛頓合作定律”,它指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隨著人數的增加,效率反而變得更低? 人數并不一定代表工作效率,因為其中還涉及一個執行力的問題。通過有效地利用資源和對各部門工作的協調,有效地完成生產或者工作目標的能力,即為執行力。對于企業或者團隊而言,執行力將直接影響到其在預定時間內是否能夠完成企業或者團隊的戰略目標,通過工作任務完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企業或團隊的戰略定位與布局,是企業經營、團隊發展的靈魂與核心。 現在,效率已經成為影響企業或團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企業或者團隊對于效率的追求也與日俱增。高效率地工作不但可以縮短工作時間,縮減企業或者團隊的開支,同時也可以使產品更快地打入市場,占領市場,使產品具有更強的市場號召力,最終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避免集體惰化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當你招聘了新的員工來參與生產工作的時候,員工的生產效率并沒有同比增長,反而出現了下滑。這就是“華盛頓合作定律”所闡述的第一個現象:集體惰化現象。 在集體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對集體的工作效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這種合作的關系并非人數的簡單疊加,而是存在著復雜的相互關系。如果集體的成員之間形成有效緊密的配合,就會使成員之間產生強大的推動力,提高集體的工作效率,也就是1+1>2的意義所在。經過仔細地分析與考察之后,我們不難發現,成員之間之所以會產生惰化現象是因為: 1.工作量化不具體 當然,在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的當今,這樣的現象已經非常少見,如果集體成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對工作結果合理的衡量,就會使成員產生消極怠工的行為。這是制度的缺陷導致的,而非員工本身就具有這樣的惰性。 2.個體成員的攀比心理 這是一個團隊中很容易發生的現象,成員在工作的過程中,總會以為其他的成員沒有努力,所以,自己也不用努力,或者自己與優秀成員之間的差距過大,因而自暴自棄。這種思想具有很強的傳播力與感染力,一旦團隊中的一個成員具有了這樣的思想,那么這種思想將很快在團隊中蔓延開來,最終產生惡劣的影響。 3.沒有明確的組織目標。 這是團隊產生惰化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沒有明確的組織目標,很容易使成員產生消極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團隊的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華盛頓合作定律”的負面影響和消極影響呢? 減少我們的組織內耗 如何避免“華盛頓合作定律”的現象,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關注的問題,在以往的企業管理中,管理學家逐漸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1.明確分工 從上面的解說中,你可以很清晰地發現,之所以會產生“旁觀者效應”和“組織內耗效應”,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分工,員工不能明確自己所擔負的工作內容或者責任。明確了每個員工的分工,員工之間就會因為工作內容的不同而不會產生“旁觀”的現象,同時,明確的分工還可以清晰地體現出每個員工的工作效率,這樣就很容易找出影響組織團結的“害群之馬”。 2.有效的激勵 激勵可以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員工的不滿,但不會滿足,因而也被稱為外在激勵。物質激勵是企業中必備的激勵方式,如果你的員工在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之后,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就會產生不滿情緒,這種情緒會轉化為消極的工作狀態,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企業能為員工提供的物質激勵也是有限的,企業不可能用超過員工創造的價值來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因為這樣只會使企業陷入財政危機。 上一篇:如何帶領好一個缺少執行力的團隊? 上一篇:如何才算是一個好的領導人? |
|